文字:老海边的萌大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大家好!我是老海边的萌大叔,一个出生在黄海边农村的70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每天和你一起分享我的那些故事。

婚礼一桌14个菜(坐席儿时记忆中的婚礼宴席)(1)

说完了“坐席”的一些情况,我再讲讲过去“坐席”时遇到的事吧。

过去农村办喜事,因为条件局促,一般宴席是流水宴,也就是这桌吃完了,撤下来,打扫干净,另外的人再坐过来接着开桌。

当然,这个是由一个做婚礼“料理”的人牵头安排的。然后还有两个跑腿的人,负责通知谁谁谁开始到哪个地方坐席了,被通知到的人就会到指定地点“坐席”。

那时候,好多人家办喜宴,会在自己家屋里、院子里搭帐篷、同时利用邻居家空屋子,作为办酒席的地方。

“料理”是喜宴的主要负责人,主家那天一般啥也不管的,就是和往来的亲戚打招呼。

另外还有一个敬酒的环节,就是“料理”会带着新郎官去挨着桌子斟酒、敬酒。

不像现在,新郎新娘都需要和双方的父母一起给来宾敬酒。

婚礼一桌14个菜(坐席儿时记忆中的婚礼宴席)(2)

那时“料理”会到长辈桌上喊一声,新郎给长辈(或大家)敬酒了。然后从最高辈分起,挨着先斟酒,斟酒完毕,还要给每个人点“喜烟”。

当然这个是比较正规的,因为都是长辈,是不会开玩笑的,一般长辈们都会说点祝福的话。

那时,白天新娘子是只能在新房里坐着,几乎是一天不吃不喝,也不会去敬酒的。

所以会有“看新娘子”一说,就是我们孩子们会跑到新娘子的新房里,看看新娘子长得啥样?然后再和新娘要糖果子和糖块呢。当然,最后也是主家的人帮着拿果子和糖给孩子们。

但是到了晚上,如果新郎的朋友多,一般会在酒席上“闹喜”,那时新娘才会被强烈要求出面敬酒、点烟。

这时,轮到新娘新郎共同到朋友桌敬酒敬烟了,那一般就放开了。

一个般是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或是戏谑一下新娘,比如新娘用火柴给点烟时,会故意吹灭火柴,让新娘多点几次等。

那时“坐席”时,还会遇到一些“赶喜”的乞丐。这个估计也算是苦难年代全国的共同文化吧。

过去因为物质生活比较差,一年到头难得见荤腥,因此,不但老百姓希望趁着“坐席”打打牙祭,就是乞丐们,也会互相串着去“赶喜”。

所谓“串着”,就是乞丐们会提前相互间通气,告知对方,哪天哪庄哪户办喜事,然后约着一起去要吃喝去。

“赶喜”的乞丐我们那里一般叫“喜郎”。

婚礼一桌14个菜(坐席儿时记忆中的婚礼宴席)(3)

“喜郎”“赶喜”的唯一手段就是一些自己编排的顺口溜或者吉利话,听着非常的喜庆,也最能活跃气氛,让婚礼达到高潮!

当然“赶喜”也是有规矩的。

一般两到三个乞丐一起,组队到了主家门口,先放一挂小鞭,炸完后,就在门口一唱一和地说起吉利话。

婚礼一桌14个菜(坐席儿时记忆中的婚礼宴席)(4)

有文化一些的,大概会这么说:

来到喜主大门上 好

贵府今日喝喜酒,好

全国人民共举杯 好

家主一片好瓦房,好

很快就要盖楼房 好

盖上北楼寄北斗,好

盖上南楼迎太阳 好

盖上东楼金仓库,好

盖上西楼玉米仓 好

中间显出玉宝地,好

又盖文武双学堂 好

文学堂里把书念,好

武学堂里练刀枪 好

念完诗书练刀枪,好

一举成名天下扬 好

我在门前站一站,好

就能迎来金凤凰 好

金凤凰,好

入洞房,好

一年一个小儿郎 好

儿郎长到七八岁,好

送到南学念文章 好……

没文化的“喜郎”,会说的比较直接:

一包烟,不拆盒 好

两个儿子上大学 好

一瓶酒,不拆封 好

两个儿子上高中 好

大意是新郎家越大方,将来孩子越有出息,是让主家多给点烟酒的意思。

说了半天,有人就会和“料理”说,来“喜郎”了。然后“料理”就会赶紧让人给“喜郎”打上半茶缸的酒和一大碗肉菜、米饭,再给一包烟几个“喜郎”他们分。

这个也算是过去“坐席”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