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万和证券,严诗静)

一、行情回顾: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下方,反弹有望持续

5月低位反弹开启,年内跌幅基本收复。2021年伊始,计算机板块延续自2020年7月以来的下探走势,随着上市公司 业绩快报的陆续披露,以及3月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将科技创新的地位提升至史无前例的高度,使得板块迎来阶段性反 弹,随后一季报亮眼的业绩表现再次提振市场信心,5月开启低位反弹,基本收复年内跌幅。截至7月7日收盘,申万 计算机指数较年初下跌1.89%,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0.53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16.83个百分点,涨跌幅位居申万 一级行业第18位。

估值处于近十年历史中枢下方。截至7月7日收盘,申万计算机行业整体市盈率(TTM)为54.92倍,位列申万一级行 业第三,相较2020年7月峰值91.50倍回调约40%。从历史维度来看,申万计算机行业近十年估值中枢为57.66倍,当 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枢下方。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交通获得超额收益,金融科技抗跌性较强。细分板块中,截至7月7日收盘,大数据与人工 智能、智能交通板块皆录得超18%的涨幅,去年表现较强的云计算、信创板块在今年分别出现逾12%、5%的回调,工 业互联网、金融科技板块则小幅下跌2.05%、2.59%,抗跌性较强。

二、业绩综述:一季度收入高增,把握高景气赛道

2021Q1收入高增,盈利压力趋于缓解。尽管疫情冲击使得订单招投标、项目实施和交付验收出现延迟,但同时也激 发数字化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计算机行业2020年整体经营状况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剔 除ST、*ST、B股及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后,2021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66.93亿元,同比增长 28.97%,较2019年同期增长12.59%;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实现38.70、21.0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毛利率小幅改善,研发投入水平维持。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毛利率为57.76%,较上年同期提升 0.31个百分点;净利润为2.55%,较上年同期抬升3.50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研发费用 为158.44亿元,同比增长26.1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11%,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

费用管控进一步增强,营运能力同步提高。费用管控方面,2021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销售费用率下降0.68个百分点 至8.74%;管理费用率下降0.92个百分点至6.65%;财务费用率下降0.70个百分点至0.31%。营运能力方面,2021年一 季度计算机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较上年同期均出现提升,结合前述指标来看,行业整体经营效益正稳 步回升。

商誉减值风险可控,经营性现金流不断向好。2021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商誉910.72亿元,同比减少11.93%,占总资 产比例进一步下滑至7.14%;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400.21 亿元、-144.42 亿元、163.79亿元, 营收占比分别为 -25.54%、-9.22%、10.45%,较上年同期均实现进一步缩小,可见整体资金管理能力有所加强。

金融科技高景气依旧,云计算、智能交通业绩放量。细分板块中,云计算、金融科技、智能交通的扣非净利润同比 增速分别实现529.57%、234.39%、92.61%,主营业务经营状况明显向好,尤其金融科技在2020年营收、归母净利润 增速领衔,且归非净利润增速达137%的情况下仍保持着高景气度,云计算、智能交通则迎来业绩明显放量。

三、智能汽车:AIOT时代的核心终端

3.1 变局之下的机遇,软件顺势而荣

智能汽车是AIOT 体验经济时代的里程碑 。回溯过去两轮的技术周期,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迁都催生出了标志性的变革产物,并培育出了 一批革新企业。在5G、云边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共振下,AIOT时代的序幕正在上演。 全球汽车销量自2018年逐年下滑,体验经济的悄然而至使得车企开始注重消费者对终端体验的差异化需求,科技 为重塑汽车行业的未来提供了新方向。

软件将成为车企竞争力的核心变量。在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下,软件价值将被迅速放大。据麦肯锡预测,到2023年全球车载软件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 340亿美元以9%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至840亿美元。

电动化: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智能化: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执行”三大系统;

网联化:车联网管理平台系统;

共享化:共享汽车管理平台系统。

软件认同价值提升,产业风口持续催化 。

软件厂商话语权抬升:产业链正逐步向产业网演变,OEM、Tier1、Tier2之间的合作联系在加深。

软件投入备受重视:OEM对软件的投入正逐步加大,自2019年起海内外OEM纷纷成立软件部门或软件子公司;软件 工程师规模逐年增长,内部开发比例大幅提升。

互联网科技企业加速入局:百度、华为、小米、大疆等科技公司先后以整车制造商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入局 汽车产业。

3.2 中央地方政策联动,组合拳助力产业迈入成长期

多部委首次联合出台顶层设计,产业发展路线图明晰。2020年2月,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 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此前产业政策均为各部委在各自领域中发布,此次联合出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地方政府积极搭建测试平台,促进产业商业化落地。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和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 北京、长沙、广州等城市试点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已发放逾百张。

3.3 智能座舱先行,自动驾驶配套未齐

智能汽车加速渗透,技术水平与全球并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基本与全球先进水平处于并跑阶 段。据工信部表示,2020年我国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达15%,L3级自动驾驶车型在特定场景下开展测试 验证,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多款主流车型供货,智能驾驶(MDC)计算平台、 车规级AI芯片在多个车型上进行装车应用。

当前车企差异化竞争的发力点在于智能座舱。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统计,2020年液晶仪表、OTA、HUD等模块在新车中的搭载量增速均超过100%,智能 座舱功能平均搭载量增速跑赢车市。 智能座舱软件已呈现高度集成化趋势,车联网生态在智能座舱中已有体现,但在座舱HMI方面,车载显示功能仍处 于向多屏联动的配置形式转型;HUD抬头显示、视觉DMS、语音识别等模块搭载率仍较低,技术还不够成熟,仍在 发展强劲的阶段

四、金融科技:自强时代下的核心抓手

4.1 高景气周期已至,正向刺激需求加速释放

数字化转型驱动银行保险IT高景气维持 。据银保监会公布,2020年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分别为2078亿元和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 和27%。2020年国有六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大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国有六大行的投入总额 956.86亿元,同比增速达33.50%,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投入增速皆超40%。

科技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证券IT市场容量巨大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2020年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入262.87亿元,同比增长21.31%,较上年同期增速提升11.31 个百分点。 2020年7月,证监会再次修订《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指标的评价方式。

4.2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利好刚性需求释放

改革举措是扩大信息化支出的重要推力:金融机构所开展的业务范围、业务类型、业务体量、业务流程等都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资本市场改革相对 应的政策变动势必会引发IT系统的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设。

对外开放同步打开市场空间: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提速,新增参与者加速进入资本市场,现有参与者经营范围进一步拓宽,对应着 为金融IT厂商同步打开了增量和存量的市场空间。

增量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将吸引大量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从基础架构到符合我国监管标准的业 务系统构建,外资机构更倾向于采用本土龙头IT厂商的产品和服务

存量市场: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大将催生现有外资机构IT系统模块升级需求,为开展更加宽泛的经营范围,外资机 构需将现有IT系统进行升级,新增经营业务也需要增加相应的IT系统模块。同时,新机构的入局也将使得金融机 构之间的竞争加剧,内资机构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科技投入发挥着增强创新能力、助推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不匹配业务发展的IT系统和相关模块将面临被升级改造。

存量与增量并举,利好市占率高的领军厂商:对于存量市场的金融机构,为降低替换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继续选择现用系统的厂商来升 级改造IT系统模块;对于新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来说,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实施经验丰富、快速部署上线的企业将 会获得更多的青睐,因此市占率高的金融IT厂商有望充分受益市场成长空间。

4.3 数字人民币快速推进,百亿市场有待开启

试点多地开花,百亿市场有待开启。自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景启动试点测试,到2020年10 月范围扩大至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地,应用场景、测试人群也随之不断拓展。 据推测,未来除六大行外的股份银行、城商行等为客户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均需与六大行的数字钱包进行打通, 从而将产生核心系统、清结算系统方面的改造,基于资产规模1500亿以上的银行在此方面的预算1200-4000万不等, 因此保守预计市场规模在百亿级以上。

五、云计算:转型时代下的核心基础

5.1 云计算黄金十年再续,SaaS蓄势待发

云计算是我国建设数字强国的核心基础设施:凭借其弹性和可扩展性特点,能够实现按需灵活配置和高资源利用率,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根本。 受益于政策扶持和科技驱动,企业上云已成趋势,云计算技术成熟度的持续提升致使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突破,云计算承担着赋能工具的角色,能将高门槛应用普惠各行各业, 以期把握创新实践的机会,同时,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也将给云计算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SaaS市场有望加速

与成熟市场相比差距较大:政务、金融、教育、工业等垂直行业的SaaS服务显著增加,但在与国外SaaS市场规模、 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疫情促使企业认可度提升: SaaS模式所具备的灵活部署、高扩展性、低成本等优势,在疫情期间得到企业用户的 大幅认可。

接受周期有望缩短: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付费意识不强,同时大型企业对定制化要求高,阻碍标准化SaaS服务 规模化增长,随着SaaS服务商对传统行业客户的痛点需求逐步深入理解,预计未来市场的接受周期会逐渐缩短。

企业用云需求向应用层上移: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IaaS云服务商通过与SaaS服务商合作构建生态建设。

报告节选: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2)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3)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4)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5)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6)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7)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8)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9)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0)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1)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2)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3)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4)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5)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6)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7)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8)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19)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20)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21)

计算机设备行业整体走势分析(计算机行业分析及中期策略)(22)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