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5次反围剿的兵力对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5次反围剿的兵力对比(五天歼敌一个半师)

5次反围剿的兵力对比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一九三〇年,蒋介石调集十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其指导方针是“分进合击,长驱直入”。

十二月中旬,红十二军集结在源头正南之黄陂、小布一带,距离敌谭道源师的第五十师最近。大家已经习惯于远途跋涉,长期转战,能够获得几天的休整,劲头就更足了,盼望着反攻时机的到来。这期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誓师大会。

会场设在麻田圩的一个宽阔的河滩上。除了一、三军团主力部队外,还到了不少地方武装、赤卫队和群众,河滩上密密层层,人头攒动。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指出当前的局势是紧张的,敌人大兵压境,可是我们有足够的条件制胜。毛泽东同志讲得活泼生动,会场上时而腾起一片欢笑之声。最后,毛泽东同志又亲自领着大家呼口号:“勇敢冲锋,奋勇杀敌,多缴枪炮,扩大红军!”“活捉鲁胖子,打倒蒋介石!”会场上好像掀起万丈狂涛,有力的口号声震得山鸣谷应。麻田誓师以后,大家的信心更足,情绪更高。

命令终于下来了:我部向北去打敌谭道源师。队伍半夜出动,但没有走多远就停住了,传来命令:在路两侧山梁、树丛中挖野战工事,进行隐蔽。看来,不是去攻坚,而是在这里等敌人出动,在敌运动中消灭之。

这时正是一九三〇年的岁末,气候很冷。但谁也没有烤火,没有抽烟,只是挤在一堆,耐心等待敌人出动。从日出等到日落,敌人仍旧没出动,急得战士们直跺脚。可是,好消息不久就来了。

原来,从十二月二十七日起等了两天,毛泽东同志见谭道源始终躲在工事里迟延不出,眼看不能在有利阵地上消灭这股敌人,便按照他事先亲自踏勘地形、选择的另一阵地,转移目标准备消灭张辉瓒师。

龙岗镇有五六百户人家,镇后是一座大山,前面是一条两丈来宽的河,河对岸是一座坡度不大的小山。这是个易守难攻的地形,同时极便于我们隐蔽和集中兵力。龙岗西南数十里的兴国还有一个千余人的独立师,作战时可以迂回敌后。方面军总部便决定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一方面命令连夜赶修工事,一方面派红十一军一部分结合地方武装去引诱敌人,牵着张辉瓒的鼻子,把他一步一步引到龙岗来。

现在,满山遍野只见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和妇女会的男男女女,高举火把,来来往往。这时候,谁往龙岗山上一站,谁就会被这满目雄壮的景象所激动,而会立刻联想到:任何凶悍、狡猾的敌人也难逃出红军战士和苏区群众这两只铁掌的合击!

张辉瓒终于乖乖地随着红军向我根据地深入进来。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十时,其先头部队一〇三团就到达了龙岗,后续部队正继续跟进。于是,方面军总部当晚就下令围攻龙岗的敌人。红三军及红十二军正面迎击。总攻击的时间是三十日上午十点钟,红四军则奔袭上固。

第二天天没亮,部队就出动了。一早就下着蒙蒙细雨,山路泞滑,可这丝毫不能减低我们行军的速度。这时,前方的枪声越响越激烈,部队像一阵疾风朝枪声方向奔去。快近龙岗时,上级命令我们在一个山凹里集结待命。午后,传来出击的命令。我们向龙岗西北斜插过去,越过十二军的阵地,切断了敌师部和后备旅的联络,和红三军的阵线联结起来。这样,敌师部和两个旅便完全陷入我们的重围之中。

下午四点钟左右,总部发出了全面攻击的信号。敌人见我们来势凶猛,已无心恋战,企图向西北突围。一下令突围,敌军立刻乱了阵营。敌人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像没头苍蝇四散乱窜。

太阳没落山,战斗就结束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押着一群群俘虏向龙毫合来。四周山林里还不时传出稀疏的枪声,游击队员正在搜索藏匿的敌人。

这一仗,敌人被称为“铁军师”的张辉瓒师部和两个旅共九千人马,悉歼,连师长张辉瓒也被我战士俘获。

一九三〇年的除夕,我们在胜利的欢乐中度过了。第二天夜里,我们又接到了打敌谭道源师的命令。五天内,我们打了两仗,歼灭敌人一个半师。这个胜利像一声霹雳震响,富田、东固、头陂各地的敌人纷纷畏歼逃跑,至此,蒋介石发动的向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黯然收场。

(本文选自《星火燎原》,略有删减;《星火燎原》是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红色经典,生动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基因血脉,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

(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