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联系的朋友,朋友圈的时间线不是定格在某年某月某天,就是三天可见,又或者根本屏蔽了某些人,显示一条直线。

但并不影响日常交流,依然能发信息给对方,就是看不到对方的朋友圈了。

以前有人说:不发朋友圈的人,一定过得不好。

但实际上,过得好不好,朋友圈并不是唯一的展示途径。

有些人忙着工作、忙着幸福,但缺乏倾诉的欲望,也不想过多地让朋友知道自己的近况,所以没有发朋友圈。

有些人确实是过得稍微落泊了点,不想啃馒头,喝凉白开的日子被人围观,除了乏味的生活,似乎也没什么闪光点可以让人觉得可以展示在朋友圈,所以干脆就不发朋友圈了。

前面也有说过,很久不发朋友圈的人,突然发朋友圈,可能是有喜欢的人了,特别是将生活中事无巨细的事都说出来,似乎是希望有人能读懂她。

开着滤镜的生活终归回到现实中,接受放大镜的检视。

要从一个人的朋友圈看清一个人似乎是挺难的,但以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接触一下就可以了解得更全面。

有些人夸夸其谈,看似人模人样,却对生活一点都不了解,十指不沾阳春水,过着不吃人间烟火的生活(吃的是外卖,衣服拿去干洗,家里有钟点工打扫卫生⋯⋯)

有人沉默不语,却在暗中发力,暗中观察,一击即中⋯⋯

可恋爱或婚姻讲究的是合适与默契,两个人相处得有爱才有将来,所谓的爱,就是无条件为对方付出。

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有可能是从朋友圈去了解,所以朋友圈发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真的不想发,那就什么都不要发,不要为了发而发,这样会显得很做作。

永远不要懂一个不发朋友圈的人(不发朋友圈的人无非是两种可能)(1)

其实我个人认为,朋友圈就像日子一样,流水般记录着日常,从衣食住行开始,展示一个人的人生。

不需要多,一天一两条,其中夹杂着一些工作,挺好。

朋友圈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的,都是随着主人而随意发挥。

不必成为焦点,也不用成为焦点,默默耕耘,静待收获即可。

生活图的不就是一个自在嘛?打开朋友圈,入目都是美好就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