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1)

前几天我们在晋南农村采风时,听说村里有一个80多岁老人过寿,80多岁至少是四世同堂了,想想肯定是儿孙绕膝热热闹闹的大场面。我们决定去看一看。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位于村子边上的老寿星家。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2)

这是一个靠崖院,很有特点:应该是就着地势平整出了一个院子,靠崖的一面挖了三孔窑洞,窑面很粗糙,都没有抹平,主窑窑腿用砖加固了一下,没有院墙,院子很大,南边用篱笆隔出了一块地作菜园子,北边盖了几间平房,门口有几棵遮凉的大树,给人第一感觉是简单干净,心生喜欢,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3)

老人正拄着拐杖在门口转悠,我们上前打了招呼,发现老人有点耳背,耐心地说明来意,老人热情地邀请我们进窑坐坐。

听见动静,老爷爷的老伴从窑洞里出来迎接,这就是老人住的窑洞,和大多数晋南窑洞的摆设一样,一张老式桌子,兼具了沙发的功能,窑洞里收拾的非常整洁,看得出老奶奶是个利索人。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4)

老人邀请我们在炕沿边坐了下来,聊起自己的故事。老爷爷说他姓逯,这个窑洞是从父母手上传下来的,自己也是在这里出生的,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今天是86岁生日,老伴姓李,比自己大一岁,今年87岁了,自己和老伴一共生养了六个孩子,四个儿子,两个闺女,早已成家立业,各过各的日子了。孩子们都很孝顺,今天都会回来,自己刚在门口转悠就是想迎迎孩子们。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5)

老爷爷说,孩子们长大了就该放飞,如今这老院子就只有自己和老伴住了,四个儿子都在村子里住,自己和老伴习惯了窑洞的冬暖夏凉,习惯了这里的安静舒坦,身体也不错,能互相照应,所以也不愿跟着儿子去住。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6)

一旁的老奶奶接过话说老头子除了耳朵有点背,腿有点痛以外其它器官都挺好,自己除了眼花,手脚都还很灵便,也没有别的毛病。她俩算是一个半瞎一个半聋,两个人打互补,就啥都行了。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7)

相由心生,我们发现老两口说话的时候,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幸福感。其实从我看见老爷爷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这是个幸福的老人,儿女肯定很孝顺。窥一斑而见全貌,在晋南农村,我们拍过很多老人,像这么大年纪的人一般穿的都是自己做的手工布鞋,我发现老爷爷穿着一双很轻便的运动鞋,收拾的干干净净,又看见了阳光朴实善良的老奶奶,两人都这么长寿,肯定生活是很幸福的。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8)

老奶奶说她和老伴现在种了四亩地,还养着一头牛,每年卖个牛犊能收入个万把块钱,加上国家给的农村养老金,一年一万多块钱就够自个花了,经济上一点都不连累儿女。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9)

老奶奶干活特别麻利,跟我们说话这一会功夫擀面切面,给老爷子做的手擀长寿面已经切好了。这不,奶奶扛着撅头去院子里刨蒜苗和萝卜,准备做长寿面的浇卤汁,爷爷就带我们去看他养的大黄牛。老爷爷说他14岁那年就跟父亲学会了养牛,生产队时是村里的饲养员,包产到户以后,家里养牛,养羊养猪,虽然没啥本事,靠着一股不怕吃苦的劲头养大了六个儿女。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10)

老爷爷说,农民嘛,对耕牛有一种特殊的感情,70多年来,家里一直养有牛,从没有间断过,自己要是能活到一百岁就养牛到一百岁。儿女们都劝他们别干活了,好好享几年福。啥叫享福?现在的日子就是享福,不缺吃不缺穿,跟以前比干这点活哪叫活,权当锻炼身体了。人不能闲着,只要能干得动,就不能停下来,闲下来会遭灾生病。其实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就像高速汽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对车有损害一样,老爷爷相比以前已经减少劳动量,相当于慢慢刹车了,一点活不干了,老人会觉得自己不中用了,缺少存在感。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11)

说话的当口,老人家的儿女子孙陆陆续续都来了。老两口非常高兴。老奶奶说,她俩20岁结婚时,老爷爷只给了一对银镯子,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那么贵的彩礼,但这60多年夫妻恩爱,孝敬公婆,养育了一大家子,如今看着这20多口人的大家庭,就觉得是最好的彩礼。虽然没给儿女攒下多少钱,但是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就比什么都强。为了感谢老伴这么多年的付出,每年过生日,都亲手做一碗长寿面给他,奶奶做好了面条,亲自挑了一根给爷爷,逯爷爷笑呵呵地享受着老伴的这份心,老两口这波狗粮撒的,让年轻人都有点眼馋……

给老爸过生日做的长寿面(四世同堂大爷86岁生日)(12)

这就是父母爱情最好的样子:白头偕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共苦更能同甘。真正的爱情不在仪式中,而是在平淡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一餐一饭中。衷心祝愿这对老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高老师授权 更多图片故事点击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