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1124年),宋徽宗赵佶时期的宦官。

宋徽宗即位后,非常宠信杨戬,任命他为彰化军节度使,最后官至太傅。杨戬在京东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区的州县,逼迫百姓租佃废弃的堤堰,还有荒山退滩、河水淤积之处,增收租赋,水旱之灾害也不进行蠲免,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死后,宋徽宗追赠其为太师、吴国公。靖康初年,宋钦宗下诏追夺对杨戬所赠的官。

在宋人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描写杨戬陪同宋徽宗微服私访,寻花问柳。

杨戬年轻时在后宫做事,主管后花园,善于揣测皇帝的意思。自崇宁以后,日益受宠,担任知入内内侍省。朝廷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他都担任提举官。

水浒传中的杨戬是二郎神吗(水浒传中的奸臣)(1)

政和四年(1114年),杨戬被宋徽宗任命为彰化军节度使,首倡设皇帝出行的护卫军,以此来巩固他的权力,他的权势与梁师成相等。杨戬历任镇安、清海、镇东三镇节度使,由检校少保升至太傅,于是阴谋动摇太子。

有个叫杜公才的胥吏向杨戬献计,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从甲到乙,从乙到丙,辗转追究,直到没有证据,就推测土地的产量,增加租赋。从汝州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搜求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勒令百姓租佃。租额确定后,土地虽被河水冲荡,不能耕种时,租额也不减免,号称“西城所”。筑山泺是古时的钜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百姓,在这里依靠捕鱼为生,杨戬也按船定租税,有违反的,就以盗窃罪抓起来。一县一般在常赋之外又增加租钱达十多万缗,按规定,遭水旱灾害时可免税,这里不能免。杜公才被提升为观察使。

水浒传中的杨戬是二郎神吗(水浒传中的奸臣)(2)

宣和三年(1121年),杨戬去世,被追赠为太师、吴国公,李彦接替他的官职。

靖康初年,宋钦宗下诏追夺对杨戬所赠的官爵;削去李彦的官职,赐死他,籍没他家;刘寄以下十人都罢官;恢复范寥的官职。

杨戬、童贯两个太监一文一武把持着朝政,成为大宋王朝的一种悲哀,这种很怪异现象是北宋末年朝纲腐败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一点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也多有提及。是害死宋江、卢俊义等人的主犯之一。

在小说家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中就有一个艳情短篇说的是杨戬府中的侍妾与歌姬非常多,她们年方少艾,而杨戬又是个阉人,空闺难守,就设法把一名在馆中作门客的青年男子留在内室。后来杨戬发现秘密,把那男子抓获残酷地阉割。杨戬做阉割之活做得很漂亮。可见己所不欲则施之于人也。在《金瓶梅》中西门庆也是仗着杨戬的威风鱼肉乡里;《金屋梦》(又名《续金瓶梅》或《隔帘花影》)中也有他的影子。

水浒传中的杨戬是二郎神吗(水浒传中的奸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