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共多少年历史(大汉王朝407年历史)(1)

公元前202年,楚汉争霸进入尾声,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并自刎于乌江岸上。此后,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并建立大汉王朝。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为巩固政权,他开始封赏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可此后刘邦为了自身皇权的绝对稳定,他罗列种种罪名,并打压一众功臣。

王侯怀孕后,韩信也因此怀恨在心,于是他便勾结匈奴在大同发动叛乱。随后,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迎击匈奴,但由于刘邦的轻敌冒进,他被匈奴困至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 最后,刘邦采用了谋士陈廷之计才得以脱险。此战过后,刘邦便采用和亲政策以换取帝国和平,而大汉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发展民生和经济。

大汉王朝共多少年历史(大汉王朝407年历史)(2)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享年62岁。刘邦驾崩后,嫡长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此时汉室表面上是刘盈当天子,但实际上却是刘盈的母亲吕后掌权。刘盈在位期间,吕后遵刘邦以主,封曹参为下,并且沿用刘邦的黄老政治手段,以达到证不出防护天下燕然的效果。可后来吕后的权力欲望逐渐膨胀,他在把持朝政期间,对刘氏诸王子弟多加残害,同时他还任用外戚压制功臣,这也就是汉朝著名的朱吕之乱。惠帝刘盈不满吕后所作所为,却又无可奈何,最终惠帝在公元前188年忧郁而终。 刘盈驾崩后,吕后为了继续掌权,他在刘氏子弟中前后选出两位年幼的少帝,最终在公元前180年,吕后因病去世。他去世之后,朱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领袖的大臣铲除,并且营立刘邦第三子刘恒为帝,史称汉文帝。文帝在位期间,受到孝文斗皇后的影响,他继续采取了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并且实行轻徭薄妇,与民休息的政策。直到景帝时期都依旧是这样,这也使得社会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国力强盛起来。即使景帝时期发生了七国动乱,但仅经历了三个月就被平定了,也因此并没有对汉朝带来实质性的伤害。

在文景之治时期,虽然匈奴也偶有来犯,但是大多数时间里双方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这也使得汉朝得以继续积蓄国力,并为之后反击匈奴做足了准备。公元前141年,景帝刘启去世,享年48岁。

同年太子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主张锐意进取,开拓疆土。除此之外,他还将目光看向了多年的敌人匈奴。他先是在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并让张骞联系肉汁等西域诸国一起夹击匈奴。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为清北基匈奴,并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获取并再次进攻匈奴。霍去并千里奔袭,大破匈奴,并收复河西走廊,死后大汉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

公元前119年,卫青河、霍去并兵分两路突袭匈奴,在汉朝的强势进攻下,匈奴遭到了重创。病原的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去世,享年70岁。刘彻去世之后,年仅七岁的刘弗陵即为,史称汉昭帝。

汉昭帝登基之初,由于年纪上秀,由霍光等五位大臣共同辅政。然而公元前80年爆发了元凤政变,汉昭帝便下令将上官桀等一众阴谋权臣诛杀,这也避免了霍光被冤杀。

之后,霍光也继续辅佐政务,史称霍光辅政。汉昭帝去世之后,刘贺即位,然而他因为行为过于放纵,被霍光废除,即为史称的汉飞帝。随后,霍光又营立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一直到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才得以亲临政治。汉宣帝在位期间,非常关心民间疾国。不仅用公田来安置流民,还减免赋税以赈济受灾百姓。京汉宣帝的治疗,多年征战造成的国家经济亏损得到了恢复,国势也达到了西汉的极盛时期。赐夷宾服,万邦来朝,使得汉朝再度迎来了圣旨,即是孝宣之治。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因病去世,享年43岁。然而他去世之后,西汉也开始走向了衰败。汉元帝刘氏即位之后,重新宦官,外戚和宦官势力兴起,这也导致皇权旁落,朝政混乱。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因病去世后,汉成帝刘即位,汉成帝陈年酒色,荒于政事,这也为外戚王室集团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留心即位,有断袖之癖的汉哀帝即位之后依旧不管朝政,并且日常沉迷于南色,使得外戚王室的势力进一步膨胀,这个时候的西汉已经呈现出一片末世之相。等到了九岁的汉平帝即位之时,往往已经是独揽朝政。就连汉平帝也已经沦为了他的傀儡。

公元八年,王莽废帝次历,并建立新朝,至此,西汉灭亡。相国210年,上位之后的新帝王莽锐意变革,极为王莽改制。但是因为王莽得位不正,他颁布的许多变革措施不合时宜的同时,推行手段还非常强硬,使得社会剧烈动荡,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的繁忙活动此起彼伏。南方的绿林军和北方的赤眉军便是两支最大的义军队伍。

公元23年,陆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国祚事五年。在推翻王莽新朝的过程中,陆林军是主力军。公元23年,陆林军用刘玄为帝,并恢复汉朝国号,刘玄即为更始帝。刘玄上位之后,将刘秀的兄长刘衍无故杀害。于是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帝决裂,他在河北昊县建立东汉,并称汉光武帝,定部洛阳,光武帝定关中,降同马,灭赤眉,后又消灭为敖公孙述的。割据势力实现了全国统一,这也是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统一天下后,光武帝刘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社会生产,这也使得遭战乱破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迅速恢复且稳定发展,即是史称的光武中性。东汉初,曾被汉武帝痛击的北方匈奴再次崛起,而东汉也只能被动防御。

公元48年,匈奴南北分裂,南匈奴归附东汉,尔北匈奴则雄踞末尾。汉明帝和汉章帝时期,东汉进入了国力恢复期,两地在各自的统治时期都秉承着光武帝的夷归,对外戚勋臣严加防范。公元73年,汉明地派班超出西域反击匈奴。

此后班超经营西域20余年,使得西域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而西域诸王也重新归汉,随后朝廷便重设西域都护妇,将西域那于汉王朝的统辖之下。这些举动使得百姓的生活逐步稳定下来,匈奴也不再进犯。天下太平,百姓因父,史称明章之治。

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年仅十岁的汉和帝继位的同时,由窦太后临朝称之。窦太后的长期摄政以及妻族的跋扈引起了汉和帝的不满,随后他便联合宦官郑中将窦氏妻族早灭。汉和帝亲政之后,励精图治,并且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呈现出国泰民安、四夷宾服的经历。东汉的国力也达到了极盛,并进入了全盛时期,即为永元之隆。

公元105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病逝,出生仅百日的绍子刘荣即为,是为商帝。然而汉商帝在位仅八个月后就离世了,随即又盈利留户为帝,是为汉安帝,由太后邓绥临朝听政。邓太后勤俭节约,任用贤良,使东汉度过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

大汉王朝共多少年历史(大汉王朝407年历史)(3)

邓太后去世之后,由汉安帝亲政。然而他却十分依赖外戚宋氏、严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宠信奸臣,肆意妄为,使得朝政日益腐败。汉安帝去世之后,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朝政,朝纲混乱的同时,社会动荡不安,再加上大旱灾,使得民不聊生,这也导致了公元184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爆发。即使最后起义被扑灭,但是东汉王朝却也已经名存实亡。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地方豪强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各地也形成了袁绍、袁术、曹操、孙坚、董卓等众豪强军阀割据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面,就连皇帝也沦为了各路豪强争权夺利而利用的工具。之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从各路诸侯争霸中脱颖而出,形成了汉末三足鼎立之势。

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袁绍军的主力。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席位后,篡汉自立,并改国号为魏。至此,延续了407年的大汉王朝就此灭亡。而历史也开始进入到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