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内心向往归隐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却又不想放弃做官带来的丰厚生活。所以,白居易虽然在很多诗中都体现了归隐理想,却一直没有行动,他在朝廷的进退中摇摆不定。

但在经过多次被贬和召回后,白居易慢慢摸索出了一套“中隐”的“生活法则”。

白居易的勤学故事有哪些(白居易的中隐诗讲了什么)(1)

唐文宗太和三年,即公元829年,白居易被废除太子宾客的职务,之后分司东都洛阳,从此,他开始了在洛阳的余生。在这段时期,他写下了一首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中隐》诗,可以说是其在做官与归隐之间,找到的一条出路,诗曰: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的中隐生活理想。他不想放弃做官带来的物质生活,可又不愿掺和进当时混乱的官场,所以他便要找一份“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的“闲职”,一边工作,一边“归隐”。白居易能在后期动荡的唐王朝中全身而退,与他这种“中隐”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白居易的勤学故事有哪些(白居易的中隐诗讲了什么)(2)

许多人批评白居易的“中隐”理想带坏了后人,使得他们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但其实,这是对白居易中隐生活的误解。白居易追求的中隐生活,并非尸位素餐,而是寻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或者说,他在追求诗意的生活。

首先,这种中隐生活,可以保证生活上的衣食无忧,同时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寻找精神上的逍遥;其次,这种生活是乐观、知足的,不会为了争名夺利而每天蝇营狗苟,搞得心神俱疲;再者,正因为知足常乐的精神,所以对心灵是有净化作用的,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正因为他在官场中,还能让精神世界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所以后世人们纷纷效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白居易的勤学故事有哪些(白居易的中隐诗讲了什么)(3)

白居易诗意化的中隐生活,求之于现代,我觉得,是能在一天的工作之余,抽一点时间(哪怕只有一个小时),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这样,工作赚取的金钱可以保证日常生活的必要开销,诗意的生活又能让自己活得更加美好。

中隐生活是诗意的,能有一个诗意的生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那么有人会问,什么是诗意的生活?

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以说辛苦非常,但是却能为我们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这当然很有精神境界,但是陶渊明的生活却是贫穷之极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虽然陶渊明不以为意,但是能受得了这种无物质生活的人,古往今来,又能有几个?

白居易的勤学故事有哪些(白居易的中隐诗讲了什么)(4)

所以,诗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质的,但更是精神的,物质是基础,精神才是追求。不去抱怨,不去计较,而是寻求宁静的内心。相比脱贫、脱单,有一个诗意的生活,我觉得更加重要。

能够将日常生活诗意化,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当我们工作累了一天,能够在晚上九点关上手机,读一会好书或一首好诗,这便是诗意的;当我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可以抽出一上午的时间,带着家人兜兜风、看看海、弄弄花草,这便是诗意的;当我们在完成了日常的琐碎事后,能够泡一杯茶,享受几分钟落日的美景,这便是诗意的……

诗意的生活是自己主动去追求的,是在完成了一天该完成的学习或工作任务后,主动寻找的高层次精神寄托,刷个抖音,看个肥皂剧,那不叫诗意的生活,因为那虽然也能带来几分钟的欢愉,可是过后却只留下一片空虚。诗意的生活,一定是有点门槛的,一定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犹如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美感和意境。

白居易的勤学故事有哪些(白居易的中隐诗讲了什么)(5)

曾经看到过一段话,觉得最能表现什么是诗意。不知作者为谁,在此引用,作为结尾:

诗意是春披一蓑烟雨,夏看十里荷花,秋赏三秋桂子,冬钓一江寒雪;

诗意是诗写风花雪月,词填春夏秋冬,曲唱悲欢离合,赋染墨香古韵;

诗意是庭前栽几排翠竹,园中种几株蜡梅,阶前植几朵陶菊,室内摆几盆兰香;

诗意是山泉沏茶净禅心,树下落棋添妙趣,借酒三分闲对月,偷香一枕和梦归。

愿我和大家的2020年是充满诗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