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君子之道简述(中庸第十二章的奇葩解释)(1)

“君子之道,费而隐”这句话是来自《中庸》第十二章。我们先来看整章内容: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对第一句“君子之道,费而隐”的传统解释是“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费”在汉字里最早是“花去钱财”的意思,继而引申出“消耗”之意,而“隐”在汉字里就是隐藏、躲避的意思。之所以传统解释会变成“广大而又精微”无非是针对这一章节中“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这句才意译出来的。

但这一章若没有第一句,整个章节也是完整的,最后一句的“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就是对整章的总结陈词。即普通男女通过学习和实践就可以走上君子之道,但要达到最高境界,恐怕连“圣人”都有所不能。所以君子之道,可以从普通男女开始;到了最高境界,就能洞察天地一切事物。最后一句的总结并不是要和所谓的第一句来进行“前后呼应”,因为这里犯了一个很大的“分章”错误!

第一句话其实应该放在第十一章的末尾: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

注:遯世同遁世,即:独自隐居,避开俗世。

中庸君子之道简述(中庸第十二章的奇葩解释)(2)

上一篇文章我已分析过“素隐”就是“平时隐居”的意思。因此“费而隐”里的“隐”即“隐而不显”的意思!而“费”就是“耗费”的意思。君子之道又岂是那么容易走的呢?

在孔子眼里第一种“平时隐居,有人的时候故意行为怪诞引人注目,后世就被人记录的人”不能算君子;第二种“按君子之道行事,但半途而废的人”也不能算君子;真正的君子是以“基本道德标准”(中庸之道)为底线,即使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也不后悔,而能做到这个地步的只有圣人。

也就是说“中庸之道”只是“君子之道”的起始站,就好比是“初级职称”(入门级君子),最终目标则是“特级职称”(特级君子:圣人)。

因此最后的总结就是“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之道既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坚持又要承受默默无闻的结果。那些“只是隐居”的或者“不能坚持到底”的都不能算。

只有按我现在的方法来分章节,第十一章与第十二章的行文结构才相同,最后一句都是对前面论述的“君子之道”的总结。

唉,我的修正《中庸》释义之道,费而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