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与《荷叶·母亲》分别用了一课时完成了教学课程。紧紧张张的分析节奏,虽然让学生掌握并概括出感情基调,但朗读的时间就很紧张。今天刚好有阅读课,就利用晚自习的阅读时间,上了一节朗读课,效果居然不错。

荷叶母亲原文朗诵(金色花与荷叶母亲对比朗读)(1)

本想着让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通过朗读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学生自由朗读练习,虽然一再强调《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一个调皮的男孩子和一位柔弱的女子,但学生读出来是一个调调,一开始就好像出了问题,总是觉得欠缺点什么。我带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读的也很认真却并不动情。应该是年龄太小理解有限,也可能是太过熟悉反而没去体会过。

于是我从重⾳、语速、节奏、感情上做了指导外,调用大量描述性的语言,重现散文诗描绘的场景,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孩子们想象与母亲一起时的温馨画面,用舒缓、深情的语调再去尝试朗读。

荷叶母亲原文朗诵(金色花与荷叶母亲对比朗读)(2)

有了一些进步之后,我让学生以笔代心,想想生活中与母亲的相处,写出母亲让学生自己感觉到幸福的言行,也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来呈现,感受母子或母女生活点滴中所流露出的真情,并写出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与敬意。没想到这样操作后,再让学生去读,朗读水平直接有了质的飞跃。可见,学生对自己的母亲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和感受后,再次朗读才能声情并茂,才会产生动情的语言。看来,生活体验才是沟通最有效的途径,才能让作者与读者心灵相通,达到共鸣。

有了感觉之后,进行配乐朗读。播放三段音乐,让学生挑出两段音乐做这两首散文诗的背景音乐,配乐朗读这两首诗。男、女生比赛背诵。

荷叶母亲原文朗诵(金色花与荷叶母亲对比朗读)(3)

最后,在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声中结束了这节朗读课,孩子们情绪高涨,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中。日后在教学中定要多读,美读,品读,感情读,采用各种形式、多种多样的朗读,以读代讲,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失为不破坏作品完整性的一个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