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字是什么?

汉族的语言叫做汉语,汉族人自己创造的用来记录汉语的符号就是汉字。汉语、汉字这两个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通行起来的。它以民族观念为基础,合乎语言文字的实际。

汉字和其他民族的文字进行比较,明显地看出汉字有其独特的性质和鲜明的特点。汉字通行时期最久,从甲骨文算起,已经历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现用文字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文字。

汉字是表达意思的,几千年来汉字的形体比较固定,变化较慢,而人类的口语变化则较快,可是汉字仍然能为各个不同时代的口语服务。由于汉字是表达意思的,因此,它是由图形发展变化而来,构成一种线条图形形状的文字,表现一种构图美。

汉字如果写得好,还成为一种艺术品,凡是有艺术眼光的人都能欣赏它。所以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文字。

二、汉字的演变

古代汉字的形体与现在相比,我们现在通用的楷书,是经过多次的字体演变形成的。从古至今字体有以下几种:

甲骨文。甲骨文是在三千一百年至三千五百年时期,商朝人在龟甲和兽骨上刻下的文字。从此结束了结绳记事的时期。

钟鼎文。钟鼎文又叫金文,大约在二千五百年至三千年之间,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青铜器,周朝人创造了钟鼎文,这时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就叫钟鼎文或金文。

篆书。在甲骨文和钟鼎文里,一个字常常有几种写法,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用的字也不一致,大约距今二千二百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规定了统一的写法并把写法简化了,简化了的字就是篆书。

隶书。篆书虽然比以前的文字字体简化,但是,写起来还是很费事费时。接着在民间又产生了一种新字体,叫做隶书。隶书在汉朝初年就通行了。它的形状同现在用的字体已经十分接近了。

揩书。到了汉朝末年,大约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揩书。楷书这种字体出现后,就在社会上通行,直到现在。

为了书写方便,以及从书法艺术出发,揩书出现后,又出现了行书、行草和草书。这中间的行草,则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写起来更快捷更省时。

但是正式行文仍然以楷书为准。

三、简化汉字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即繁体)字整理表》,将部分繁体字实行简化。共有八百一十组,每组至少二十字,最多六个字,共一千八百六十五个字。经整理后共淘汰重复多余的异体字一千零五十五个字,为中华民族汉字的发展做出了值得肯定的大事。

这就是中国大陆现在正式使用的汉字。

总结起来,汉字是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的,并且在三千多来在实践生活中不断进化和完善,使它适用于社会,实用于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文字。

以上就是汉字的来历和整个演变过程。

汉字起源和演变历程(汉字形体的演变)(1)

竹简

汉字起源和演变历程(汉字形体的演变)(2)

甲骨文

汉字起源和演变历程(汉字形体的演变)(3)

楷书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