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宏旺

左云吃饭推荐(在左云喝凉粉儿)(1)

应县凉粉

陕西人吃大面皮,由于陕西关中产麦子,内蒙河套也产麦子,人们爱做酿皮。其实这大约是同一种吃食,两个不同名字罢了。“大面皮”这名儿豪放粗犷如直辣辣的秦腔,“酿”字这转音,婉转像多情的蛮汉调。大同灵丘县山地多,产苦荞麦,便诞生了一种面食叫“荞面碗坨儿”。是土褐色一坨儿,从碗里抠出来,切条儿,加葱蒜的汤汁佐料,凉拌着吃的。独一份的美味,属于地方美食,绝不可怀疑。那大同的浑源县产什么呢,有一个传遍大半个中国的小吃名字:小媳妇儿凉粉。 大同周边和各个县区都产马铃薯,就是土豆、山药蛋。土豆儿磨碎加工出一种淀粉,人们也常直接叫“山药粉子”,而凉粉制作的原料就是山药粉子。各个县都产山药粉子,但制作凉粉儿比较出名的应该是应县和浑源。应县的黄糕有名,应县的豆腐和凉粉儿也不赖,但在凉粉儿这件事情上好像总被浑源县压着,屈居老二,有些窝窝囊囊的感觉。有了“小媳妇儿凉粉儿”这一名号,浑源凉粉儿有了正儿八经的名份,坐正了位子,坐得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稳稳当当,再也没人撼动过!应县和浑源的凉粉儿特点都是稀软又糯筋,汤汁得占碗的三分之一,不用怎么嚼,一吸溜就入口下肚,所以应县人和浑源人们习惯说去“喝凉粉儿”,而不说吃凉粉儿。

左云吃饭推荐(在左云喝凉粉儿)(2)

浑源凉粉

山药粉子各地差不多是一样的,可从来没听过人们说去阳高、广灵喝凉粉儿去。那只能说明应县人和浑源人制作凉粉儿有独门绝技,而且浑源人更善于及早宣传并冠名,捷足先登一步,然后迅速生产出了一种像方便面一样的速食包装,打入国内外市场。我们可以去阳高摘大杏儿,去广灵吃瓜子儿和豆腐干儿,去云州区釆黄花,下怀仁市来一碗鸡杂泡黄糕,这些都是去对了地方的,是地道的。 当然也并不是说要喝碗凉粉儿就非得去一趟应县、浑源,难不成想喝碗纯牛杂还非得飞一趟青海西宁,那得有多土豪,多烧钱呀。人家应县、浑源老乡凉粉儿做得那么好,怎么可能不在周边的市县设店呢,店不一定关乎大与小,特色是关键。

左云吃饭推荐(在左云喝凉粉儿)(3)

浑源小媳妇凉粉

左云历来是一个开放包容之地,在我记忆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家乡左云城里老早就有应县人们卖凉粉。印象最深应该是左云县城一年一度的夏季物资交流大会,会期七到十多天不等,而阴历五月十三这一天是大会最鼎盛的日子。其实说白了就是五月十三赶庙会,那是我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吃应县凉粉儿。摊儿主栽下四根长竹竿,顶上绷一大块白洋布,便是一小摊儿。但那种凉粉儿和现在的不太一样,不是稀不溜丢儿而软筋的那种。而是如平底锅一样的一大圆坨儿,有点瓷实,是用山药粉子做成。摊主拎一个小镟子,沿着粉饼子转着镟一圈儿,便够一碗的量。青白色长长的粉丝条子盘碗底,加上用盐、花椒、葱、蒜、醋等调制的汤汁,更少不了辣椒和几根黄瓜丝儿和豆腐干丝。那时吃一碗凉粉儿也觉得是花不少钱的,是极讲究的事儿。三十好几年过去后,回想起那一碗凉粉儿,拿现在的要求去看,那调拌凉粉儿的汤水真的不算好。因为是临时用水加盐和其它佐料做成的,便欠了好多味道。真正地道的凉粉儿汤汁,应该是烧开水加所有秘制调料慢火熬炖,然后冷却装陶罐里,第二天待用,这才是纯正的浇汁儿。另外吃真正的好凉粉儿,好的豆腐干儿是必配食材,而且必须用质量上乘的大片儿微辣红辣椒,以纯正胡麻油炝出油亮的辣椒油,浇两勺儿便好。吃凉粉儿最好别加入黄瓜丝儿,那是毁凉粉味道的东西,也不应该喝冰镇的饮料或啤酒,那样舌头各处的味觉会全被封冻死,喝常温的就刚刚好。不过三十好几年前,也真的没有今天这么讲究精致,觉得能好吃就足够了。 现在左云城里,有个称作“富民”的地方,实际上是个不算大的农贸市场,人气也很一般。市场外便集中两家凉粉儿店,一家是应县的郑二凉粉店,一家是浑源小媳妇儿凉粉儿店,两家还是斜对门。左云的人们吃凉粉多半儿不离这两家,郑二凉粉店的主人与我们二十年前就是熟人儿了,凉粉儿味道不错,之后又加入了人情的味道就更不用说。我们成为熟人已经二十年,你说这店在左云开了有多少年了呢?现在这家店还有了自己独立的包装纸箱,还做起了网上销售、提前预订、送货上门的业务,很是不错!

左云吃饭推荐(在左云喝凉粉儿)(4)

左云凉粉

浑源小媳妇儿凉粉店呢,年轻的夫妻二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便是特色之一,对口相声的演员就讲究这个特点。小店不大,一间房的地方,稍微有点挤,可店主人把它收拾得干净利落。凉粉儿、粉皮儿口味好得很呀,还可以配一小碟莲花豆,就是干炸大豆片,那是吃凉粉儿的绝配。我常常去店里打包凉粉儿带回家,所以每次我进店,老板娘便是这一句话。 “今儿,还是带走喂?” “还----”字儿,发的是长长的平声,“喂----”字音儿稍短,却上扬后再打一个小弯儿,那是纯正的浑源方言。浑源的凉粉就是好吃,错不了。每年春节前后,虽然天寒地冻但也挡不住回乡过年的游子、学子、年轻人们,挤爆这小店儿,来喝凉粉儿,他们在外太久,早就想念这凉粉儿。春节后人们满肚子的荤腻,连眼角里都几乎有了嘌呤物,好吧,来碗凉粉儿清清肠道调节一下胃口。冬季这小店里要烧一小煤炉,极普通的一方形火炉子,却被主人用油浸的布子擦个油晶黑亮,小店暖暖的极有气氛。喝一碗凉粉儿,聊着天儿,耳边是火炉嗓子欢快的咕咕声儿,多么的惬意。

左云吃饭推荐(在左云喝凉粉儿)(5)

加了满满一碗豆干的左云凉粉

下边有人说了:你这终归是给人做广告了哇?那我就赶紧打住,我可没收过人家一分广告费,好吃的东西进入左云地界就应该属于左云美食,毕竟谁也爱吃个好味道,谁还没有个眼睛珠儿看,谁没有个日久心里头品?啥事情也得经得住时间的验证。 你看看,这吃凉粉儿还吃出人生哲理了。这两家凉粉店能够长期保证食材的质量,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左云城饮食文化中两个不大不小的品牌。由此也可联想到,一个人如果能自律自身、清清爽爽、是非分明、保质量、保温度、有亮度,那就是一个大大超越了单纯生物概念的人。

编辑:张鸿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