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作业,抄作业!
敢大喊这三个字的主,不是自高自大,就是愚昧无知。
既然叫作业,本就是必须完成的事项。完成的好那是本分,既没必要自诩,更不值得炫耀。
能让别人“抄作业”,其心态必然是居高临下,洋洋自得,其出发点必然是我很优秀我很骄傲。
关于“抄作业”这件事,不是今天才有的事。以前可不是你喊着别人来“抄作业”,而是别人主动来“抄作业”。
怎么一档子事呢,且慢慢道来。
请把指针拨回到公元1793年,大清乾隆五十八年。
那一年,关于中国的话题在欧洲十分流行。当时的欧洲人都在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因为按照儒家的“仁礼”治国的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和睦。甚至欧洲的一些哲学、文学大咖也把中国描绘成统治者无比仁慈,老百姓无比诚实的一个理想国度。像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的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从一些曾经前往中国传教的教士那里接触到中国文化后,称赞所有中国人“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更是用“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作为对中国的赞美之词。
看来,中外专家学者有时有同样的毛病,不是言过其实,就是误导公众。
既然中国这么好,欧洲就有些国家就觉得应该去“抄作业”,通过和中国的发展外交、贸易、文化,促进交流,加快市场的开辟。当时已成功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迫切需要商品出口,发展经济,因此就带头决定先派使团去大清“抄作业”。
怀着美好的希冀,曾任驻俄公使的乔治·马戛尔尼成为访华“抄作业”使团的团长。为确保“抄作业”任务圆满完成,从礼物准备上就费劲心机。英国人想把他们最新的发明介绍给中国,如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并猜想准会让中国人感到惊奇而高兴的。英王还特意赠送了当时英国规模最大并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在礼单中,还专门提及榴弹炮、迫击炮以及手提武器如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英国人觉得这些东西可能会引起中国军官们的兴趣,但后来天朝的大臣居然认为这些武器不过是些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 ,让使团目瞪口呆。当然,这是后话。
1792年9月26日,马戛尔尼使团从英国本土的朴次茅斯港出发。
起初,地方官员把英国使团来华“抄作业”当作是呈贡,而不是对等外交使团,文字写的洋洋洒洒,奏报给了朝廷。
来看看两广总督给乾隆翻译的英国信函:
英吉利国总头目官谨呈天朝大人,恭请钧安。我本国国王,管有呀兰地嘧吨、佛兰西、嗳仑等三处地方,发船来广贸易。闻得天朝大皇帝八旬大万寿,本国未曾着人进京叩祝万寿,我国王心中十分不安。我国王说称:“恳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凡有我本国的人来广,与天朝的人贸易,均各相好,但望生理愈大,饷货丰盈。”今本国王命本国官员公辅国大臣吗嘎尔呢,差往天津。倘邀天朝大皇帝赏见此人,我国王即十分欢喜,包管英吉利国人与天朝国人永远相好。此人即日扬帆前往天津,带有进贡贵重物件,内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难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损坏,并冀早日到京。另有差船护送同行。总求大人先代我国王奏明天朝大皇帝施恩,准此船到天津,或就近地方湾泊。我惟有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寿绵长。
再看看英国的信函原文本意:
英王陛下为了增进两个朝廷间的友好往来,为了发展于两国都有利的贸易关系,决定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全权特使赴北京访问。
乾隆皇帝看完奏章和信函很高兴,英吉利居然万里迢迢是来给我祝寿来了,特意允许使团从天津港登陆进京。
此时还摸不着头脑的英国使团还是期待着尽快觐见中国的皇帝。
到了天津一上岸,来了一堆官员二话不说给使团的物资上都插上几面彩旗,上面用中文写着“英吉利贡使”。继而无论在旗上还是礼品清单上,中国官员都把 “礼物”改成“贡物”。
马戛尔尼有点糊涂了,英国与大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主权国家,不存在朝贡的关系,为什么礼品变成了贡品呢?
更让英国使团费解的是,亲赴天津接待的钦差大臣徵瑞明确要求英国使臣按照各国贡使觐见皇帝的一贯礼仪,行三跪九叩之礼。英使认为这是一种屈辱而坚决拒绝。
不知道地方官员又出什么幺蛾子,用什么文字表述奏报了这件事。反正乾隆爷听说以后勃然大怒,你们“海夷”外邦,来我天朝“抄作业”,就该是“贡使”的身份,要见天朝圣颜,就得按照天朝规矩来。
经过妥协,使团得以在1793年农历八月十三日乾隆八十大寿当日,来到热河避暑山庄谒见皇帝。当然,使团以为的vip待遇并没有,他们是和上千名的天朝官员、各国贡使和仆役一起参加这次庆典和觐见。
至于所行的礼节。马戛尔尼说按照觐见英王的礼仪单膝跪地,未曾叩头。可据现场的和珅大人写的备忘录,英国使臣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了。
反正,马戛尔尼向乾隆皇帝呈递了英王的信,并送了几只西洋表作为礼品后,皇帝陛下没有给使团商谈外交、商贸如何开展的机会,只是命令几位大臣带领使团参观一下热河行宫,让洋人看看天朝物华天宝,无所不有。陪同马戛尔尼游览的官员还告诉他,比起圆明园内西洋珍宝馆收藏的东西,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这下使团就尴尬了,我们“抄作业”的目的是为了两国长期的外交合作,不是前来瞻仰天朝的富有和自信,更不是所谓的朝贡。马戛尔尼向天朝政府提出了六点建议,包括允许英国人经商,允许在华设立商业办事处,允许英国的商货享受免税或减税政策。可大清朝廷坚持认为,进贡和祝寿已毕,英国使团的任务已经完成,应该打道回府。
其实,这些使团要求,有的的确过分,理当拒绝。有些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公平合理实现共赢。可是,朝廷要求马戛尔尼使团应于十月七日离京回国,压根不提什么商贸谈判。
碰了一鼻子灰的英国使团回国了,“抄作业”的任务显然没有完成。但对大清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尽管天朝富有繁荣,却远离工业革命,更有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好大喜功的上国思维,妄自尊大,不知世界的变化,完全是一个愚昧而封闭的国度。
仅仅40来年后,依然是英国人,用一种叫“鸦片”的植物制品和满船的坚枪礼炮,既没有之前“抄作业”来的谦逊诚意,更没有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就把天朝的威仪一扫而光。进而让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度开始了漫长而黑暗的屈辱史。
【前卫,中华散词创立者,古地图文化研究学者。专注于读史札记,好书推荐,传统文化普及。敬请关注,欢迎订阅。本文为前卫原创作品,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抄袭和洗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