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是一个经常被后代误解的王朝,对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评价在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才能出众,是难得的帝王之才,也有人批评他残暴不仁,将陪着他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兄弟纷纷处置。那么大明王朝开国的几位国公,他们的下场到底如何?

明朝李善长究竟有错没(明朝开国六国公)(1)

李善长起初被封为韩国公,还是世袭爵位,朱元璋对其立下了的赫赫功劳也有着极高的评价。除了爵位还有丹书铁券,享有免死的权利。李善长千不该万不该就是将自己的亲人提拔进朝廷做高官,而这个人还是明朝最大的佞臣胡惟庸。熟悉的明史的都直知道胡惟庸案,也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受到牵连。胡惟庸正是被李善长提拔上来的,而且两人之间还沾亲带故。

朱元璋当皇帝后越来越多疑,对胡惟庸的痛恨也让他听信谗言,认为李善长也是胡惟庸一党。一怒之下,他下旨灭李善长三族,褫夺韩国公封号。受到李善长的牵连,另一位开国将军,卫国公邓愈也被朱元璋杀害,爵位自然也没了。所谓帝王恩宠,不过弹指间,灰飞烟灭。

明朝李善长究竟有错没(明朝开国六国公)(2)

另一名将常遇春在明朝建立之前就战死沙场,其子继承爵位。只是这个儿子并不如父亲那样英勇善战,反而是一个整日惹事的纨绔子弟。在一次酒后,竟然追杀刚刚投降的部族首领,犯下了打错,被削去爵位。可惜他父亲征战沙场却败在了他的手上。和常遇春一样,曹国公李文忠也是因为儿子不争气,连累自己脸上无光,最终爵位也无人继承。

当然最让人感到帝王无情的还是宋国公冯胜,他本身没有做什么,能力也十分出众。但是他遇上了早已疑心深重的朱元璋,那时的朱元璋几乎对所有的臣子都进行了监视,生怕他们之中有人会谋朝篡位。只要有一点风水草动,他就会大动干戈,可怜的冯胜就在这种猜忌中被无辜赐死。

明朝李善长究竟有错没(明朝开国六国公)(3)

所有的开国公之中可能只有徐达得以保全性命,荫蔽后代。可能是因为徐达和朱元璋之间有一起长大的发小情义,和那些人还是不一样。徐达也确实也是一个有情有义,对明朝忠诚的将军。徐家能在皇权斗争中保住自身,除了忠心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而朱允炆势单力薄,各地的诸侯叔叔们都对皇位虎视眈眈。

燕王朱棣最终在这场争斗中取得了最后胜利,而他的妻子正是徐达的女儿。徐达的儿子在斗争开始时,就和朱棣这个姐夫悄悄往来,传递信息,可谓是朱棣称帝路上的最大的助力。因而朱棣登基后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徐达一门出了两个国公,可谓是明朝最为显赫的家族。

明朝李善长究竟有错没(明朝开国六国公)(4)

都说君如伴虎。打下江山之前可以是好兄弟,称帝之后却又是另一副模样。帝王之心永远深不可测,毕竟权力实在是让人痴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