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网络
高级编辑 | 彭冲冲
平日保养、补气和换胎时,轮胎技师们在给轮胎充气时,往往都是插上气门芯便不再理会,充气泵自动充气至2.5bar后会自动停止,往来车辆皆是如此。
然而明明汽车厂家在车门处或者油箱盖处标明了这款车的标准胎压,为什么大部分汽修厂还是一律给你打上2.5bar的气压呢?
轮胎一律打2.5bar,单纯是为了偷懒?
人们最先联想到的便是“偷懒”!也无怪乎车主们会生出这种想法,一家汽修店每天进店的车辆少则十数台,多则数十台,各种品牌、车型囊括其中,莫说是技师们很多车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车辆的标准胎压究竟是多少。
可是随口问一嘴车主要打多少胎压似乎也花不了几秒,打开车门和油箱盖瞄一眼同样不费什么功夫,偷这么点懒毫无意义可言啊?
更何况汽修店以服务为生,若是因为轮胎胎压引发问题吃不了兜着走的可还是门店呀。由此可见,轮胎统统打2.5bar的观念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那到底是从何时成为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了呢?
轮胎打2.5bar还真是一条“成文的规定”!
根据国内的最高标准国标《GB/T2978-2008》显示:
标准型轮胎气压:2.4~2.5bar
增强型轮胎气压:2.8~2.9bar
最高轮胎气压:不高于3.5bar
换算成很多车型标注使用的千帕(kpa)单位就是:
标准型轮胎气压:240~250kpa
增强型轮胎气压:280~290kpa
最高轮胎气压:不高于350kpa
既然前有国标,为何众多的车企还会设定一个标准胎压值呢?我们到底又该听谁的?
车企的标准胎压是针对的是原配轮胎
观察车辆上位于B柱或者油箱盖处的胎压值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上面的分类非常详细,常常分成“空载”、“满载”,甚至还有时速达到180km/h前后的不同胎压要求。
这是因为胎压值的高低影响到的是轮胎的负重能力,更高的胎压值所能承载的负重也会相应更高!
作为主机厂在销售自家车型时要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所以针对不同环境会严格地匹配不同的胎压值。
然而我们的“国标”并不会去特意针对某一款车型,或者某一品牌。“2.4~2.5bar”的胎压值是大部分车型都能适用的标准值。
不仅如此,车辆在冷胎和暖胎后的胎压数值相差能达到“0.3bar”之多,所以本来汽车的胎压就是一个浮动数值。
我们在车辆上或者车主手册上找到的标准胎压,是主机厂针对原厂配套的轮胎而特意标注的,也就是说如果车主朋友在日后更换过轮胎,除非是严格原配规格、品牌的轮胎,否则这个所谓的“标准胎压”就失去了标准的意义。
轮胎一律打2.5bar没问题
但也得知道“Max”与“Min”
我们大可不必盯着标注胎压值不放,前面也讲了胎压值的高低主要影响到的是车辆的负重能力。
这个负重能力不仅取决于胎压值,轮胎的胎宽、扁平比、负重值甚至于不同品牌的轮胎因为制造工艺不同也会有影响。
除非严格地更换主机厂指定的原配轮胎,否则这个标准胎压没有任何意义。但摆在车主面前的一个事实是,原配轮胎并非一定是最适合你的车辆,主机厂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和供应商问题,而非轮胎的性能。
好比我们汽车保养时添加机油和防冻液,机油尺和防冻液壶上都标明了上限“Max”与下限“Min”,为何主机厂不去严格给你划一条线,加到这儿为止呢?
因为车辆在使用当中,机油和防冻液都会发生自然的消耗,不低于下限就是安全的,添加时不高于上限同样如此。
轮胎的胎压值也是这个道理,谁没事会天天去测胎压,发现少了“0.1bar”都不放过添满为止?
轮胎一个月会自然泄漏10-20kpa的胎压,也就是0.1-0.2bar,我们一般充满2.5bar,一个月之后都还有2.3bar,两个月之后还有2.1bar,很多车辆的标准胎压值也就2.2bar左右。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遵循胎压“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一次性打满2.5bar,只要轮胎处在健康的状态,没有扎钉、漏气和破损等情况下,保证两个月的胎压充足是没有问题的。
以后发现别人给你的车辆轮胎打满2.5bar而非标准胎压时就不必再大惊小怪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不仅免去了你频繁查看胎压的麻烦,减少补气的次数,而且如果你刚好在为轮胎做升级,就更该如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