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2日讯(记者 高艳云)继7月份券商分类评价结果陆续出炉之后,2022年期货公司分类结果也于近日公布,获评A类公司大幅增加,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期货公司分类评级标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期货公司分类评级标准(期货公司2022分类评级大变局)

期货公司分类评级标准

财联社9月2日讯(记者 高艳云)继7月份券商分类评价结果陆续出炉之后,2022年期货公司分类结果也于近日公布,获评A类公司大幅增加。

9月2日,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今年获评A类的期货公司较去年增加15家,其中AA级增加1家,18家获评AA级的期货公司分别为国泰君安、银河期货、永安期货、中信期货、东证期货、华泰期货、南华期货、中粮期货、中信建投、申银万国、中泰期货、浙商期货、海通期货、广发期货、新湖期货、光大期货、招商期货、国投安信。

相较去年评级,今年期货公司评级变化巨大,中泰期货等3家公司晋级入AA级;方正中期等3家降级入A级,18家公司晋升入A级,其中13家提升1级、2家连升2级、2家连升3级。

总体来看,升级方面,连升5级、7级的均有有1家公司,连升3级的有5家公司,连升2级的有10家公司,提升1级的有44家公司;降级方面,降低5个级别的有1家期货公司,连降3级的有7家,连降2级的有3家,降低1个级别11家。

18家公司获评AA级

今年总计150家期货公司参与分类评价,其中获评A类的期货公司有54家,A级有36家,AA级有18家;B类有76家,BBB级有37家,BB级有32家,B级有7家;C类有17家,CCC级有13家,CC级有1家,C级有3家;D类有3家。

今年AA级的期货公司中,中泰期货、新湖期货、招商期货相较去年评级提升1级,去年评级为A级。

A类A级中,方正中期、五矿期货、瑞达期货是由去年AA级跌落1级而来。此外,总计18家公司升A级,其中13家A级公司是由去年的BBB级提升1级而来,分别是宝城期货、广州期货、东方财富、格林大华、国元期货、大地期货、创元期货、东航期货、金瑞期货、一德期货、信达期货、国联期货、国海良时;连升2级而来的有中金财富、物产中大,去年评级为BB级;连升3级而来的有紫金天风、国富期货,去年评级为B级。

部分期货公司评级升幅巨大,1家公司连升7级,为和合期货,由去年的D级提升至今年的BB级;1家公司连升5级,为东方汇金,由去年的D级提升至CCC级;5家公司连升3级,分别是紫金天风、国富期货、财达期货、华融期货、大通期货当前级别为A、A、BB、BB、C;此外有10家公司连升2级,44家公司提升1级。

降级方面,1家期货公司降低5个级别,由去年的BBB级降至今年的C;此外7家连降3级,分别是上海中期、山西三立、上海大陆、中辉期货、华龙期货、中州期货、前海期货,此外,3家连降2级,11家降低1个级别。

期货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类11个级别,分类级别是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市场竞争力、持续合规状况,对期货公司进行的综合评价。

证监会鼓励期货公司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及合规水平的前提下,稳健发展,逐步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证监会对不同类别的期货公司在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区别对待。

监管层要求,期货公司分类结果主要供期货监管部门使用,期货公司不得将分类结果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国泰君安期货上半年净利润夺魁

期货业上半年表现不佳,中期协数据显示,以母公司口径计算,上半年150家期货公司实现营收202.03亿元,实现净利润58.12亿元,同比分别下滑9.53%和4.59%。截至8月31日,总计74家期货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总计实现净利润约56亿元,18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

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排名排名前十的期货公司分别是国泰君安期货(5.38亿元)、中信期货(5.36亿元)、银河期货(4.06亿元)、永安期货(3.16亿元)、中信建投期货(3.10亿元)、东证期货(2.85亿元)、国投安信期货(2.23亿元)、招商期货(1.94亿元)、瑞达期货(1.87亿元)、华泰期货(1.76亿元)。

净利润同比变化来看,43家公司实现正增长,中原期货领衔,同比增幅达1094.28%,此外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的期货公司还有8家,分别是先融期货、东兴期货、红塔期货、紫金天风期货、西部期货、中航期货、中金岭南期货、创元期货。

长期稳居行业第一的永安期货失去“一哥”宝座,永安期货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3.16亿元,同比下降57.27%。

永安期货表示,受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全球通货膨胀高企等因素影响,金融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公司相关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公司整体业绩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