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1)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超世之杰,这是《三国志》的评价;在各路军阀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和张邈首倡义兵,也是《三国志》记载的。至少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之前曹操的形象还是东汉忠臣,当然他也没有篡逆的条件。曹操的家族在当时还是有一定能量的,然而曹操起兵的时候,却没有在自己家族的所在地——沛国谯县,而是在陈留起兵。那么曹操为什么放弃家族的力量,在陈留起家呢?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2)

曹嵩的不支持

曹操起兵的行为,似乎是得到许多同族的支持,曹仁、曹纯、曹洪、曹休等人都跟随曹操起兵。然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本人却没有支持的行为。在曹操起兵的同时,曹嵩已经带着大量的财富、带着小妾和儿子曹德跑到徐州琅琊避难。

在当时徐州还没有遭到曹操的屠戮,黄巾余党被陶谦遏制,泰山贼臧霸也被陶谦招安,徐州还算一个可以避难的安稳地方。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字孟德,按《白虎通义》的说法,"孟"字用在庶长子的身上。当然这也不能确定曹操就是曹嵩的庶子,只是有这么一层可能性。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3)

曹操起兵是依靠陈留孝廉卫兹的帮助,凑合出五千士兵。曹嵩买官花钱巨亿;在琅琊避难的时候,曹嵩的财产辎重百辆,不过因此也遭到陶谦部将张闿的劫掠,遭到杀身之祸。曹嵩这么有钱,却不资助曹操起兵,这大概是因为曹嵩并不看好讨伐董卓这场战争,担心曹操的失败让自己也受到牵连,才会逃难到徐州。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4)

其实在讨伐董卓之前,曹操至少还有过一次自发征兵的行为。《汉末英雄记》当中记载,在汉灵帝末年,刘备曾经在洛阳待过一段时间,跟曹操到沛国征兵。从汉灵帝末期这个时间要素来看,小编认为这件事应该发生于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汉灵帝听信"洛阳有兵灾"的占卜之说,组建西园军,并且任命曹操为典军校尉的时候。

似乎西园军需要各个校尉自行征兵,所以才有曹操、刘备到沛国征兵的行动。曹操为汉灵帝打工的时候到沛国征兵,想来是能够得到家族的支持;曹操组织不被朝廷承认的义军时,没有得到曹嵩支持,这个原因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5)

与豪侠张邈的关系

曹操没有曹嵩的支持,反而是在陈留有一位故人,就是陈留太守张邈。张邈这个人物也是东汉末年有名的豪侠。在现在很多人眼中,豪侠好像是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客,其实在古代的豪侠并不是指这种,而是具有一定权势的、与其他人物交际密切的、能以财力养客助人的这样一种角色。比如说袁绍就是豪侠的身份。另外张邈还有一个绰号——"八厨",是八个能以财力救人的人,张邈是其中之一。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6)

张邈在做陈留太守之前,在洛阳待过一段时间,做过三公的属官,被拜为骑都尉。在洛阳时期,张邈与袁绍、曹操的关系都比较要好。曹操和张邈可能更要好一些,毕竟种种史料都表明,袁绍和曹操的关系只是"塑料兄弟"。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洛阳果然发生大乱,董卓趁机会控制东汉朝廷。曹操拒绝董卓的拉拢,并且逃出洛阳,他首先选择到陈留发展。小编认为这与时任陈留太守的张邈是不无关系的。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7)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曹操"散家财,合义兵"。可是我们稍作分析,曹操虽然是官宦子弟,自己也入仕一段时间,但是他是从洛阳逃出来的,半道上还被中牟境内的一个亭长抓住过一回。这个时候的曹操身上恐怕是没有多少财物可以募兵。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8)

那么是谁帮助曹操募兵呢?裴松之为《武帝纪》引注的《世语》中给出答案,是一个叫做卫兹的人。卫兹是张邈所举的孝廉,在古代可以说是有大恩。而且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卫兹也是张邈的部下。所以说曹操在陈留这个地方起兵,很有可能就是奔着张邈而来,希望得到张邈这个豪侠兼故旧的帮助,事实上张邈确实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可惜后来两个人决裂以至于刀兵相向,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9)

陈留利于讨伐董卓的事业

曹操选择在陈留起兵,而非是自己的家族所在地沛国,除了在陈留可以得到更多支持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在陈留起兵更有利于讨伐董卓的事业。董卓所在的地方,也是东汉朝廷的中心在洛阳,往大一些的行政区划上来说是司隶的河南郡。而河南郡往东就是陈留。沛国距离洛阳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10)

曹操组织义兵,他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士兵能够顺利地维持下来。曹操在现实中募兵不是玩游戏,鼠标一点就是三千五千的NPC,内心永远忠诚于曹操。现实不是这样,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发生兵变的事情。东汉末年著名的"张举、张纯起义",就与东汉朝廷征募乌桓骑兵,乌桓在路上出现兵变有关系(但并非直接关系)。曹操本人就经历过两次兵变。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11)

在《曹操别传》中有记载,就在中平五年曹操回沛国征兵的时候,发生了兵变。曹操受到攻击受伤,奔逃到平河亭长的家中休养多日,最终坐着牛车回老家,这个事情是在讨伐董卓之前,属于前车之鉴了;另外还有一次募兵遭遇兵变的经历,是在讨伐董卓的过程当中。在"汴水之战"中,关东联军让徐荣打得一败涂地,曹操几乎全军覆没。他到扬州招募士兵,军队回到龙亢(属于沛国,距离扬州非常近)又遭遇了士兵的袭击,曹操军营被烧,曹操手刃数十人才平息这场叛乱,四千多士兵只剩下五百人。

曹操埋在哪里了(曹操的老家在沛国)(12)

在东汉时期,人们是很安土重迁的。曹操和新招募的士兵之间没有太紧密的利益瓜葛,曹操本人没有足够的威望,他把人从沛国或者扬州带到洛阳一带,路上是很容易出问题的。陈留就在对抗董卓集团的前线位置,后面关东联军主力部队所在的酸枣就属于陈留郡。陈留太守张邈又能够给曹操有力的支持,那么曹操选择在陈留起兵而非沛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世说新语》、《太平御览》、《白虎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