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长江以南一种普通常见的野生植物,我国定义为“药食同源”的食物,意思是既能食用,又可入药。鱼腥草在民间历史悠久,近些年更是广受关注,并不在于鱼腥草有多好吃,也不在于药效多好,而是在“争议榜”上占有重要地位。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毒还致癌(鱼腥草含马兜铃酸)(1)

能让大家为鱼腥草吵起来、辩起来的,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鱼腥草到底是“害人草”,还是“救人草”?

其实,鱼腥草在民间长期是正面形象出现的,它能当饭来吃,是西南地区、云贵和湖广地区很多人的“心头好”,还称之为折耳根九节草等,每天不吃一点就感觉不对劲。它能当药来用,小时候有个头痛发热,到水沟采几扎鱼腥草煮水喝就好了。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老一辈人对鱼腥草有特殊的感情。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毒还致癌(鱼腥草含马兜铃酸)(2)

我国药学的重要著作《本草纲目》,对鱼腥草评价一般,源于它的味道特殊,让李时珍感到不快。在一些闻不惯、吃不了鱼腥草的人看来,那种奇怪的滋味,能让人苦不堪言。

但近些年来,让鱼腥草从正面形象转变为“害人”形象的,是证实了鱼腥草含有一种叫“马兜铃酸”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仅在医学上被证实有肾毒性,而且有肝毒性,还能致癌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毒还致癌(鱼腥草含马兜铃酸)(3)

早在2009年,马兜铃酸被世卫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意味着能强烈致癌。我国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都受到重点关注和批判,代表的植物有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细辛等70多种,鱼腥草也位列其中。

但真正让鱼腥草陷入“害人草”泥潭的,是三个有分量的研究和报道: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毒还致癌(鱼腥草含马兜铃酸)(4)

1、2006年前后,患者使用鱼腥草提取物制成的中药注射液,出现一些较严重的副作用,如昏迷严重皮疹、甚至过敏休克离世,国家决定停止鱼腥草类7个注射剂的审批和使用。

2、2002年,《柳叶刀》刊文指出,我国西南地区慢性肾病发病率为18.3%,远高于全国10.8%的水平,可能与这些地区爱吃折耳根有关。2011年,国内某大学研究团队跟踪4.7万例肾炎病患,也推测与鱼腥草有关联。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毒还致癌(鱼腥草含马兜铃酸)(5)

3、2017年,国内某大学对比研究了超过1400多个肝癌样本,认为马兜铃酸可诱导肝细胞突变,引起肝癌,摄入量与癌变量之间成正比例关系,有的人把鱼腥草拎出来示众,让不少人惊怕起来。

问题是,我国固然有许多人不喜欢鱼腥草,但经常吃鱼腥草的人群至少有数千万之众,单是贵州地区每天鱼腥草食用量就超过百吨。如果鱼腥草确实致癌、伤肝、伤肾,国家早就发出健康风险提示了,但目前仍没有。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毒还致癌(鱼腥草含马兜铃酸)(6)

原来,马兜铃酸是一个大家族,有的成分会致癌,有肾毒性,如马兜铃内酰胺A-Ⅰ,但鱼腥草所含的是马兜铃内酰胺Ⅱ,未有证据表明其能致肾中毒。而且,鱼腥草所含的马兜铃酸成分,仅为可引起肝损伤、肾中毒剂量的1/10000-1/660,正常食用对健康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是西南地区慢性肾炎发生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这当中有地区差异、出生体重差异、遗传、水源等大量数据,并不能光把眼睛盯在鱼腥草上。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毒还致癌(鱼腥草含马兜铃酸)(7)

一句话,目前没有证据证实鱼腥草对健康有不良影响,该吃的还是放心吃,吃不惯的也不强求。

在中医看来,鱼腥草是一种优秀的药材,现代已证实,呼吸道感染类疾病和发烧,可用鱼腥草熬煮来缓解和治疗;经常长痘、咳嗽,可用鱼腥草配伍菊花作茶饮解决;小便不利和肿毒痈疮,可用鱼腥草消肿止痛,利尿除湿。鱼腥草是清肺泻热药、清热利湿药和清热解毒药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毒还致癌(鱼腥草含马兜铃酸)(8)

2021年,日本某著名大学教授团队,研究证实1%鱼腥草提取物,对抑制癌细胞、清除癌细胞有效果,研究对象是前列腺癌,为鱼腥草的功效开辟了新的战场。虽然研究仍处于动物试验阶段,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Cancer》杂志上。

所以,有必要为鱼腥草正名,它是食物,也是药物,对症应用能解决一些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