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的根据是地球自转一圈要24小时,24小时正好是一天,那么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记录一天的时间再正常不过了。但学生不这样想,“12时计时法”先入为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儿童用“12时计时法”解释“24时计时法”。这就要让学生经历一个“24时计时法”到“12时计时法”的演变过程。可如下进行:

师: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假如现在地球不动了,它在听我们的口令,我们让它转它才转。为了便于观察,我们让地球停在夜里12时(也叫0时,表示新一天的开始),先让它转一点(1小时),到了凌晨1时,我们的钟表到几时(凌晨1时)。再转多一些(5小时),数一数到几时了(早晨6时),钟表上的时针指向(6)……再转6小时,地球转了半圈,钟表时针转了一圈指向12,怎么有两个12(现在是中午12时)。地球才转了半圈,一天还没有结束,继续转,再转1小时是( )时。生:再转1小时是下午1时

师:下午1时还可以说“13时”(一天按24小时计算,12时后面就是13时)

师:这时钟表上的时针指向哪里

生:时针指向1

师:不是13时吗,怎么指向“1”了?

生:因为时针开始转第二圈了

师:为了大家看的清楚,我们把第二圈上的数字标在外面(13)

师:大家想一想,第二圈上的数字还有哪些呢?

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师:每个同学老师都给准备了这样的钟表模型,大家观察一下,里圈数字和外圈数字有什么关系?

生:外圈数字都是里圈数字加12得到的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小组讨论

生:因为时针转第二圈时,已经转过一圈,也就是第二圈的数字从12开始的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谁听明白了,再给大家说一遍

师:地球转一圈,钟表上的时针转两圈,为了清楚的看到这两圈上的时间,我们把圆形钟表拉“直”了

师:这是一把“时间尺”(每人也有一把这样的尺),观察这把尺,你有什么发现

生:尺上有“0时”;前一天结束的时间是新一天的开始……

师:经它测量过的时间,再也回不来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24时计时法计算公式(有温度的数学)(1)

24时计时法计算公式(有温度的数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