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下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4)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1835-1910) (1835-1910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曾被誉为“ 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主要作品有《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百万英镑》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之一。作品简介:《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该书自出版以来,就广受追捧。大获成功之后,马克·吐温又创作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年),被后人推崇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还原了19世纪中后期最真实的美国社会。该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多音字:奇:qí奇怪 jī奇数 假:jiǎ假如 jià假期划:huá划船 huà计划 结:jié结局 jiē结巴近义词:渐渐——逐渐 哀悼——悼念仍旧——仍然 寻找——寻觅宽阔——宽敞 疲乏——疲惫警告——告诫 兴奋——激动反义词:永远——暂时 悲伤——欢乐喧嚣——宁静 迎接——欢送宽阔——狭窄 兴奋——沮丧理解词语:【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喧嚣】①形容声音杂乱;不清静。②叫嚣;喧嚷。本文是第一种意思。【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②比喻夸大地形容。本文中指汤姆夸大地形容自己的历险经历。【话匣子】①原指留声机,后来也指收音机。②比喻话多的人。话多的人开始没完没了地说话叫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话一句接着一句,说个不停。【衣衫褴褛】指衣服破烂不堪。【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词语搭配:(疲惫)地呻吟 (无言)的深愁(热心)的听众 (动人)的情节(滚滚)地流着 (疯狂)地大嚷大叫(荒唐)的故事 (稀奇)的历险经过句子解析:1、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哐啷哐啷地大响起来,片刻之间,街上挤满了衣服还没有穿戴整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快出来!快出来!找到他们了!找到他们了!”这一夸张描写,表现了小镇上的人们为汤姆和贝琪的归来而高兴的心情,与上文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由悲转喜,充满了戏剧色彩。2、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从中感受到人们此时高兴的心情,这种高兴、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所以他们有话“想说又说不出”,只剩下喜悦的泪水了。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自然段):人们因为两个孩子的失踪而感到悲伤。第二部分(2~4自然段):两个孩子脱险归来,人们欢庆并探望孩子,汤姆向人们讲述在洞中的经历。第三部分(5~15自然段):汤姆身体恢复后探望哈克和贝奇,得知洞口被封后告诉法官印江·乔埃在洞中。课文主题:这段选文主要讲述了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汤姆不安于现状、 喜欢冒险的天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探索、积极乐观热心善良的“顽童”形象, 赞扬了他敢于冒险的精神。问题归纳:1、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贝琪的表现?贝琪的表现反映出他们已经极度饥饿和疲乏,贝琪的意志已经彻底垮掉了,所以“愿意死掉”。但是汤姆一直在想方设法鼓励她要勇敢地活下去,如果没有汤姆,她真的会死掉。这也从侧面衬托出汤姆 的坚强和勇敢。2、你怎样理解当有人用“嘲弄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再去那个山洞走一趟”时,汤姆说“他不会在意的”?嘲弄汤姆的人认为,经历过这次危险之后,他一定不敢再去做冒险的事情了。但汤姆却毫不在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勇敢、爱冒险的孩子,不会被一次困难吓倒。3、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汤姆·索亚是一个机智勇敢,重情义,爱冒险,同时又调皮捣蛋的孩子。

课文解读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5)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6)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7)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8)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9)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0)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1)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2)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3)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4)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5)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6)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7)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8)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19)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0)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1)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2)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3)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4)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5)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6)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7)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8)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29)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0)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1)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2)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3)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4)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5)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6)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7)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8)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39)

教材分析《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是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历险记。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极富冒险精神和好奇心,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到墓地玩要,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汤姆、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以致家人都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教材节选部分为小说中的“快来看!他们俩被找回来了!”这个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这部分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汤姆和贝琪失踪后,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陷入悲痛绝望,整个小镇也为他们担忧;第2~4自然段写随着汤姆和贝琪的回归,小镇又恢复了欢乐,汤姆给大家讲述了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第5~15自然段写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得知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节选部分先悲后喜,结尾戛然而止,充满了喜剧气氛和戏剧冲突。课文中出现的人物较多,除了汤姆、哈克、贝琪这些主要的儿童形象之外,还有波莉姨妈、撒切尔法官、撒切尔太太和道格拉斯寡妇等人。波莉姨妈在汤姆母亲去世后收养了他,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撒切尔法官和太太是汤姆心仪的姑娘贝琪的父母。道格拉斯寡妇因哈克曾经救过她一命,后来收养了哈克。汤姆・索亚是一个鲜活、真实而血肉丰满的儿童形象。从汤姆躺在沙发上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山洞历险归来的他身体还十分虚弱和疲惫,但是他仍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述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见他兴奋地沉浸于这次的历险难以自拔,这是他富有冒险精神的突出体现。从“夸张地吹嘘了一番”还可以看出汤姆的虚荣心。在汤姆的讲述中,在山洞里顺着风筝线找到了小洞出口,体现了他的聪明机灵、足智多谋。找到出口后,汤姆没有独自逃出山洞,而是回去寻找贝琪,下了一番功夫,才让贝琪相信可以逃出去,可见汤姆对同伴不离不弃,有责任有担当,对待贝琪也十分耐心。汤姆还很善良,关心他人,他历险归来身体刚刚恢复,就去探望了生病的哈克,为了哈克的身体着想,没有炫耀自己的历险经历,而是等哈克身体已经相当健康的时候,分享了自己的历险经历。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被困在山洞中的汤姆和贝琪摸索出口的场景,汤姆手举火把,贝琪紧随其后,神色凝重。

同步练习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40)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