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单弧线怎么练(一种技击上的速成之法)(1)

以前曾经谈到,武行的分工很细,如有的属于比赛的有的属于防身的,属于比赛的擂台类的选手,实战练习必须常态化,但是属于自卫防身和寻仇的这类人则重点练精神和特殊且独到的技能,没法进行对抗的常态化,否则天天出人命,还没咋样呢就进监狱了。其实越是有了能置人于死地的技术会越是谨慎,就如同越是怀里揣把枪越躲人一般,因为一拿出来就是大事。不是有了核武器就可以乱扔了,有了反而会更谨慎,但是必须要有核武器。

意拳(大成拳)从诞生起就是处在血雨腥风的时代中,故他的血统中始终流淌着强烈的性格,这种性格就是好战。意拳(大成拳)有一种训练方法,野战时很好使,就是抡“米”字,一天就能速成,搏击水平会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好几倍,相当实用也相当凶悍,但这是徒手搏击术,带上拳套就不好使了,无法用在擂台上。

我本人认为,天下的武术功法可以简单地区分成“刀法”和“枪法”,“刀法”的特点是抡砍劈削,“枪法”的特点是捅挑扎刺。西洋拳击体系大多是“枪法”,如果在拳击比赛中使用了“刀法”,即用拳头劈砍对手,应该算是犯规。中国和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的搏击体系,除了有“枪法”外还有“刀法”,中国曾有刀是兵器中的虎,枪是兵器中的龙之说,所以大凡擅长用“刀法”的选手,出手都很凶猛。“米”字的打法,即主要是以“刀法”为主的打法,许多人蔑称它为“王八拳”,但武林界也给它了个好名“鬼扯断”,学会“鬼扯断”,天下英雄打一半。故技击的速成之法是先练“刀法”。

初练时,先要用全身的力气往死里抡,从左抡到右从上抡到下,有点儿像我师哥崔友成视频上面的打法,但我的“米”字打法跟他的也还不太一样,比他还要狠和猛,另外崔师哥做的有些不太连贯,而我说的“鬼扯断”,在抡拳时,应有风雨不透的感觉。

“米”字抡时不要教条,可以顺笔抡也可以倒插笔抡,要有一拳能把自己手臂若打在树上就能抡断的感觉,可在家中或树下挂一毛巾或一线绳,然后用“米”字抡它,先慢后快,要把自己的重心打出来,即要绝对的出尖儿,要一拳就能把对方抡死,抡不着对方能把自己摔死,抡到树上能把自己的手打碎。这样力量才能打透,要用全身的力量抡,不要只用胳膊劲。

若能不停歇地狂抡半分钟,一般的武林人士就都不在话下了,抡起来要密不透风,拿乒乓球连续往脸上扔都打不进去才成。当然年龄大了就不要这么玩命狂抡半分钟了,但能狂抡几秒钟也管用。受过此等训练以后,身上会产生一种豪气,也正因为自己曾真正的出过尖,才会最终理解芗老的“形不破体,力不出尖”的论点。此训练属于本人“金木水火土”中的“金”的体系,训练的劲力内容是芗老的“滑车力”、“惯性力”、”离心力”、“螺旋力”、“斜面力”等基础劲力。是进攻性打法,实战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要学会退着抡,能退着打人的大多是高手,手用“米”字,脚下也走“米”字,不要自己绊自己,步要走顺,要随着手和身体的重心而动。

步有三种走法,一是身子带着腿走,二是腿带着身子走,三是身腿合一的走,初级可先练身子带着腿走,此法身子到哪儿腿就到哪儿即可。但这只是初级的训练方法。张瀚川记录整理张( 2017-08-16)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