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安县土桥村(今西新桥村)的武戏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所演的评戏《八腊庙》(亦称《招贤镇》、《拿费德恭》),唱腔纯,武功好,深受观众的喜爱,远近闻名不仅在文安、静海、任丘、大城、霸县等周围地区演出,还远赴千里之外的辽宁省营口等地演出所到之地,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固安周家务戏曲 俺村的武戏班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固安周家务戏曲 俺村的武戏班子

固安周家务戏曲 俺村的武戏班子

民国时期,文安县土桥村(今西新桥村)的武戏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所演的评戏《八腊庙》(亦称《招贤镇》、《拿费德恭》),唱腔纯,武功好,深受观众的喜爱,远近闻名。不仅在文安、静海、任丘、大城、霸县等周围地区演出,还远赴千里之外的辽宁省营口等地演出。所到之地,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土桥村的武术历史悠久,清代乾隆、道光年间就涌现出一批武生,像何贵玉、张泰、何大纯、何大勇等等。起初是少林门派,后来又吸取了各门派的精华,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如散打、轻功、擒拿等都很出色。光绪年间,土桥村的何光宗在外地当兵,在兵营参加了戏曲班子,主要演武戏,像《连环套》、《恶虎村》、《八大拿》等,后弃甲归田,参加了村里的武术会,在武术会头领陈廷岚、陈玉珠、何光田等人的帮助下,筹建起了武戏班子,闲暇时间排练武戏。到了民国时期,已初具规模。

当时扮演剧中角色的都是武术高手。宫自勤在扶犁耕地时,常在犁杆上进行技术表演。他可以不用手扶犁,站在犁把上,在犁把上走动、翻筋斗、拿大顶、练套拳,供人们欣赏。他能蹿房越脊,飞檐走壁,一般人爬不上去的大树,他一跃身就能上去,而且能在上面进行各种技能表演。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都有人扮演。

《八蜡庙》是一出武戏,大概内容是,清代康熙年间淮安招贤镇土豪费德恭,有削铁如泥的宝剑及射中必死的药箭,称霸一方。有一天,他与米龙、窦虎同游八蜡庙,见梁氏女貌美,遂起歹心,杀死丫环,强抢回家,逼婚不成,乱棍打死。英雄金大力路遇逃出来的梁仆,听其哭诉后,义愤填膺,遂与同伴施世伦、关泰、朱光祖、褚彪、黄天霸、贺仁杰定计,由黄天霸之妻张桂兰及贺仁杰乔装成农民,故意经过费氏门口。见色起意的费德恭果然将张桂兰抢去。张桂兰将计就计,趁势盗取费德恭的宝剑、药箭逃出。黄天霸、朱光祖等合力与费德恭格斗。黄天霸夫妻中伏被擒,被金大力、关泰等人解救,众英雄合力擒获费德恭。

我村村民安树全扮演黄天霸,何玉树扮演关泰,高金安扮演褚彪,何廷福扮演张桂兰,刘怀成扮演贺仁杰,李乱扮演金大力,宫子勤扮演朱光祖,何廷怀扮演费得恭。费得恭手下的4员大将分别由身材魁伟、五大三粗的何廷金、刘海通、安福云、张金玉扮演。演出时,英雄神采奕奕,坏人飞扬跋扈,动作干净利落。在上演黄天霸、朱光祖等合力与费德恭格斗时,戏台上并排摆着两张八仙桌子,其中一张桌子上还放着一把椅子。黄天霸(安树全扮演)翻着筋斗上了一张桌子,紧接着就是一个朝天蹬(一条腿独立,另一条腿竖直扬起,脚在脖子和头后面,身体直立,昂首挺胸)。与此同时,朱光祖(宫子勤扮演)轻轻一跃,停在椅子上拿大顶。观众们掌声如雷,叫好声不绝于耳。下来时更加精彩,黄天霸一跃,双手抓住戏台上左侧的立柱,头朝下拿大顶。朱光祖一跃,双手抓住戏台右侧柱子的上端,像粘糖人一样粘在了柱子上,并做出各种优美的姿势。观众们被惊得一时鸦雀无声。

每年瞿里庙会,都为土桥村的武戏专设戏台。那时土桥村的大锣特别响,赶庙的人们一听见锣响,就群情振奋,其他戏班子也停止演出。一次在表演武戏时,我村武术高手陈玉珠把大刀甩出去五六尺远,不知是失手,还是故意的,把观众吓得纷纷后撤,台下一片混乱。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陈玉珠身子一跃,伸手把大刀收了回来。全场顿时掌声雷动,叫好声、鼓掌声不绝于耳……(河北农民报)

文安县西新桥村 何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