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如何认识理解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三大法宝?》

重庆谈判时打了什么战役(如何认识和理解重庆谈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民意基础)(1)

抗日战争胜利了,人民厌倦战争,渴望休养生息、和平建国,中国何去何从?

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反共的阴谋,争取和平民主的建国目标,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决定亲赴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谈判。

当时,人们最关心的是毛主席的安全问题。如此深入虎穴与“杀人如草不闻声”的蒋介石进行谈判,能够安全返回吗?毛主席是做好了最坏打算的。

在赴重庆谈判前的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说:“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这一消息震撼重庆全城,民主人士柳亚子写诗称赞毛主席是“弥天大勇”。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通过各种机会,会见民主人士,参加国际活动,接受各国记者采访,谈笑风生,宣传我党的政治方针与和平主张,处处显示出政治家的睿智气度和诗人的浪漫情怀,并留下了许多意义深远的佳话。

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柳亚子先生在重庆发表的毛主席词诗《沁园春·雪》,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宏伟的风采,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气概。

重庆谈判时打了什么战役(如何认识和理解重庆谈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民意基础)(2)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发表后,立即引起了重庆乃至全国的轰动,赢得了民心,使人民从共产党身上,看到了中国光明的前景和胜利的希望。

同时, 《沁园春·雪》也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度恐慌。当时蒋介石看到此诗时,大发雷霆地对要求自己的“文胆”陈布雷在全国即时组织人马,写出更好的诗词超之。但在无与伦比的《沁园春·雪》面前,所有人只能是望洋兴叹,甘拜下风。

经过了43天艰苦谈判,国共双方终于在1945年10月10日,达成了成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

然而,一生中视共产党为心腹大患的蒋介石,又怎么可能容忍昔日几乎被斩尽杀绝的共产党与他分享天下呢?

重庆谈判时打了什么战役(如何认识和理解重庆谈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民意基础)(3)

蒋介石

一九四六年六月,蒋介石悍然撕毁了《双十协定》,以约21万的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全面内战。

蒋介石自恃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以及美国给予的大量援助,装备先进、武器精良,对发动这场大规模的内战充满自信,狂妄地宣称要速战速决,五个月之内打垮共产党。

但今天的共产党早己不是二十年前的共产党了,尽管蒋介石在军事、经济力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飞机、坦克加大炮,武装到牙齿,而人民解放军只是小米加步枪,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共产党人却毫不畏惧,充满胜利的信心。

毛主席曾在回答重庆各界人士关于有无信心战胜蒋先生时说道,“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乃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了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位草头将军而已。我这个‘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反手即反掌。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民众意愿和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此言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即时掌声雷动,给所有热爱和平,反对内战的人们以极大的鼓舞。

面对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毛主席又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的至理名言,使人们认清蒋介石和帝国主义的虚弱本质,树立起了必胜的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战略防御,第二年战略进攻,第三年战略决战。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仅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战争进程之迅猛,令世人惊叹,也实现了毛主席当年用三到五年时间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