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琪/辑文

山东《诸葛家谱》关于诸葛亮有最权威的记载,一千多年来,代代相传,忠于祖训,真实记录家族兴衰史。

①山东临沂访坞村的《诸葛氏祖碑文》》载:“我葛氏家琅琊,迁于南阳,食禄为诸,以官为姓。”

诸葛姓从远古到现代的名人(诸葛家谱史料迁于南阳)(1)

现存的《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称:“亮生于琅琊,迁居南阳,官于西蜀。”该宗谱还记录道:“诸葛亮次孙诸葛京次子(诸葛)冲携眷复归故里,又还琅琊。

诸葛姓从远古到现代的名人(诸葛家谱史料迁于南阳)(2)

②《诸葛武侯集》注引《诸葛氏谱》称:“亮为弟均,取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

③《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一文中,诸葛亮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

《黄牛庙碑》拓片如下:

诸葛姓从远古到现代的名人(诸葛家谱史料迁于南阳)(3)

南阳曹先生珍藏

黄牛庙碑是国家重点文物,是诸葛亮入川途中的重要遗迹。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师入蜀时,走到宜昌夷陵,见“黄牛祠”残破不堪,诸葛亮感其”旧庙废去,使人太息”,于是出资修复整建。诸葛亮亲自撰写了一篇《黄牛庙记》,命石匠镌刻于碑石上,标准的汉隶笔法,和建安6年诸葛亮携徐庶去郏县拜谒留侯祖庙、瞻仰张良像后写下的祭祀纪念性短文《留侯祠铭碑》字迹非常相似。这座碑刻拓片收入《中原文化大典·书法典》

诸葛姓从远古到现代的名人(诸葛家谱史料迁于南阳)(4)

郏县留侯祠铭碑

据传,诸葛亮当年还亲手种下铁树留作纪念。常言道:千年铁树开了花。据黄牛庙景区工作人员讲, 近二十年来,这棵铁树多次开花。

诸葛姓从远古到现代的名人(诸葛家谱史料迁于南阳)(5)

上图可看到:仆躬耕“南阳”之亩

黄牛祠又称黄陵庙,黄牛庙,黄牛灵应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座落于长江西陵峡南岸的黄牛岩山麓,下距长江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35公里,上距世界第一水电高坝——三峡大坝7公里。

据《宜昌府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三峡一带即流传有黄牛神助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黄牛祠即是那时的人们为祭祀黄牛神和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所建,称黄牛庙。

诸葛亮的《黄牛庙碑》经历1800年,至今尚存,成了黄陵庙中最珍贵的文物。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黄陵庙“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黄陵庙"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诸葛亮撰文的《 黄牛庙记》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岏,列作三峰。平治[洚]水,顺遵其道。呜呼,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耶?仆纵步环览,乃见江左大山壁立,林鹿峰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影]现焉,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采画者,前竖一旗旌,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貌,目之曰黄牛庙,以显神功”。

④湖北荆州博物馆(太晖观)中藏碑 《汉诸葛武侯像》石刻碑文: “武侯琅玡人,迁于宛,隐居躬耕。后刘先主三雇,始出佐之,收江南,并西蜀,而成帝业。平生勤慎忠贞,精巧过人,实千古人龙也”。书丹人落款宛平人郭述文。宛平是元明清时期北京南边的宛平县。这块碑刻至少是清代以前的。

石刻碑文证明:诸葛亮确实是躬耕于南阳即宛城。

诸葛姓从远古到现代的名人(诸葛家谱史料迁于南阳)(6)

清代木刻诸葛亮画像

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语:诸葛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这是“人以地名”。

国家正史《三国志》关于诸葛亮躬耕地有准确的记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三国志》卷三十五p548页)。

诸葛姓从远古到现代的名人(诸葛家谱史料迁于南阳)(7)

诸葛姓从远古到现代的名人(诸葛家谱史料迁于南阳)(8)

一切以正史为准。某春秋某演义均为稗史野史,不能做为证据史料的。

⑥裴度是唐中期宰相,博学多才,功勋卓著。他在《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中说:“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时称卧龙”,因刘备“三顾而许以驱驰”,于是“翼扶刘氏,缵承旧服,结吴抗魏,拥蜀称汉”。

⑦《阳朔县志》中:阳朔白沙村诸葛氏之族,乃南阳孔明之后裔也。全部评论写下评论...09和湖北荆州博物馆等史料认定: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卧龙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