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读】之一百一十

谭天鹏

咏长城

年代:唐代

作者: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

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

争及尧阶三尺高。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尧:帝尧,中国古代的贤君。

评:万里长城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长城,秦始皇时代可以说是把长城的规模做到到了极致。唐朝诗人咏叹长城,多数都是表达怀古之情,而怀古的重点就是秦始皇以及他的帝国。汪遵的这首《咏长城》也不例外。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对于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的作用,诗人还是很认可的。认为秦朝修筑的长城“比铁牢”,固若金汤,使得长城以北的敌人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临洮”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这里用临洮来指代万里长城,也就是秦朝的北部边境。但是秦朝的政权二世而亡,让诗人看到了秦王朝的弊端。“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长城虽然规模很大,甚至能够通到天边,但是很遗憾秦王朝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比不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诗人的意思是什么呢?还是一如既往的和其他诗人一样怒斥秦始皇的暴政。诚然,万里长城在抵御外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民心是邦国之本,失去了民心,再坚固的长城,也阻挡不了快速垮台的结局。一味穷兵黩武,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反而会给其政权的稳固带来危险。相比而言,尧舜这样古代的贤君并没有动用太多的武力,依靠贤德仁政治天下,使国家也能长治久安,留下了万古贤名。这才是真正值得后世人们所学习借鉴的。

西汉贾谊为了说明要施仁政,写了那么长的《过秦论》,汪遵仅用二十八字,也就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首诗同时也启示人们认识真正的长城——捍卫国土最根本的力量,不是修建的万里长城,也不是“龙城飞将”式的将领,更主要最根本的还是以仁政赢得民心。万众一心,则众志成城。

到此,第一百一十期【这里可读】就写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全书共80回之多(这里可读之一百一十)(1)

外宣:龚当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