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正确养生知识(夏季人体有哪些特点)(1)

夏季的火热之气与心气相通。心属火,在卦为“离”。“离卦”两阳爻在外,而阴爻在内。阳爻为实,阴爻为虚。离卦为阳热外散、内部空虚之象。

夏季酷热,地表烘热。然而,地下凉爽,深井之水甚至刺骨。人体脏腑功能受气候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春夏季,人的阳气亦趋于体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渐致体表畏热多汗;在内的肠胃多寒,容易出现水湿不运,胃脘痞满,纳谷不馨。炎热夏季时,四肢发烫,而肚脐周围发凉。脾胃虚弱的患者,进入夏季后,肠胃不适症状会更加明显。感受风邪,吃得不合适,容易腹泻。

总的来讲,暑热、暑湿、寒邪、气虚,是夏季的四大病机特点。下面将分别阐述:

特点一、暑热外袭

夏季,日地距离最近,日照时间最长,自然界欣欣向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高温天气致病属“热邪伤人”。温热邪气侵入人体,可见高热、汗出、面赤、脉数等证。

中医认为,心藏神,其液为汗,通于夏季。热邪逼迫津液外出,故表现为大量出汗,心阴耗伤;热邪扰神,心神不安,故表现为烦躁、失眠、情绪不稳。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人体散热机制失调,体内大量蓄热, 水盐代谢紊乱,还容易中暑。

特点二、暑湿困脾

进入暑伏天,很多人即使静处室内,不动也会出汗,而且汗是粘粘的,出汗后也不解热。任凭厨师做的色香味俱全,就是一点食欲也没有。还有的人,大便也是黏黏糊糊的。刚入厕后不久,又觉得有大便,但真去厕所,却排不出大便来。

暑湿邪气,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类。外湿源于夏季降雨,空气湿度增大。进入“三伏”后,外湿更为明显。内湿源于素体脾胃虚弱,湿邪内停,或过食生冷冰镇食物,郁遏脾阳,寒湿内困。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主四肢肌肉,通于长夏。湿邪重浊,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故见困倦懒动、头晕头重,甚则头重如裹;湿邪困脾,故见纳差、腹胀、便溏,甚则腹痛腹泻;湿邪浸淫肌肤,则见皮肤瘙痒。再者,湿邪趋下,易致尿频、尿急、尿痛,及会阴部潮热不适等。

特点三、寒邪内生

在炎热、闷热的夏季,寒邪从何而来呢?来源主要有二,一者外寒,二者内寒。

过度使用空调,吹穿堂风,在室外露宿,浴后受风等,均是夏季的外寒邪气。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寒主凝滞,易伤阳气。感受外寒后,易出现头痛,颈肩痛,咽痛,畏寒,甚者恶寒发热等。

贪食冰镇生冷,或素体脾胃阳虚,则是内寒之源。冰镇生冷入胃,戕伐胃阳,损及脾阳,从而导致胃痛、腹痛、腹泻。在脾胃阳虚的女性,还会表现为痛经,甚则经行呕吐。

特点四、气阴两虚

进入暑伏天,稍微活动就浑身出汗,虽没强体力劳动,仍然浑身酸懒无力,还容易心慌气短,做起事来力不从心。在暑伏季节,由于皮肤排汗泄热加强,加大心脏负担;由于汗液排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又增加了心肌供血供氧的负担。因此,夏季也容易发作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大量汗出,导致体液丢失。由于“气随津脱”,而“汗为心之液”,终致心气不足。再者,睡眠不足,体力恢复欠佳,均可导致气虚。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进入夏季,常见心慌、气短、胸闷,力不从心、精神不振等。尤其在体弱多病、年迈体虚之人,气阴两虚的表现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夏季养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养生的基本法则是调和阴阳。综合运用调神、调起居、调环境、调饮食、药疗等手段,以促进脏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此即古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