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会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封建王朝权力最大的自然是皇帝,然后是皇亲国戚,大臣,贵族。读书人也会分为状元,秀才之类。普通老百姓会按职业划分。

有一些人为了彰显自己身份与众不同,或者是有一些特权便会想出一些象征身份的东西。最有名的就是黄马褂,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钦差大臣穿着黄马褂,十分威风。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1)

大小官员看见黄马褂的人都要下跪,就连见过大世面的和珅都十分看重乾隆皇帝赏赐的黄马褂,仅他一个人就有20多件。那么清朝的黄马褂到底有多少特权含金量呢?

一、和珅的黄马褂

作为清朝有名的大贪官,和珅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权倾朝野,和珅到底有多受宠?从黄马褂的数量就可以看到。仅仅和珅一人就有20多件黄马褂,80后90后对于一部电视剧都有印象,叫做《宰相刘罗锅》。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2)

刘罗锅被和珅陷害下大狱的时候,和珅就穿着黄马褂传皇帝口谕而在另一个情节中有一位大奸似忠的大臣叫做普道昭,他与和珅的关系非常好,也给和珅送了不少礼物,和珅就在乾隆皇帝面前不停的说普道昭的好话。

和珅把普道昭塑造成一个忠君爱国、兢兢业业的好官。乾隆皇帝听信了和珅的话便奖励给普道昭一件黄马褂。普道昭非常开心,可以看到黄马褂确实是代表了荣耀。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3)

普通人对于黄马褂的了解也大多数来自于电视剧中,认为只要穿着黄马褂就如皇帝亲临一样。黄马褂和尚方宝剑在电视剧中是许多钦差大臣的标配。

只要钦差大臣拿出黄马褂,许多官员就要对着黄马褂下跪。在古代黄色只有皇家或者是皇帝赏赐的人才可以使用,但是单纯的以为黄马褂只有有功之臣才能穿就太片面了。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4)

二、穿黄马褂的人

多数人的印象中只有和珅这类比较受皇上宠幸的那臣子或者是钦差大臣才能穿黄马褂。其实按照清朝的规制许多人都有资格穿黄马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一些关于清宫戏的题材中,即使是一些侍卫也会身穿黄马褂。

电视剧《李卫当官》中就有这样一段情节,李卫穿着从戏班子偷来的黄马褂去劫法场,四爷和十三爷派出两位大内侍卫。而这两个大内侍卫脱下外面的长马褂之后,露出里面短的黄马褂。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5)

当时清朝的规定皇帝身边的护卫都可以穿黄马褂,这个时候黄马褂就不是荣耀的象征,而是工作服。就好像是现代生活中保安和警察会有不同的制服。

这种特殊的工作服只有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才会穿。如果护卫不再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就要将黄马褂上交给指定部门。在这方面清朝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6)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可以穿黄马褂,代表皇帝接见外国使臣或者是处理外交事务,皇帝也会赏赐这位大臣黄马褂,目的是为了彰显清朝的威仪。李鸿章赴日本谈判的时候就穿着当时皇帝赏给自己的黄马褂。

其实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黄马褂有两种人可以穿,一种是职责在身,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危或者执行皇家的一些特殊任务。还有一种就像和珅或者是李鸿章这类大臣。这么看下来好像黄马褂的含金量很高,然而在清朝后期黄马褂却十分泛滥。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7)

三、黄马褂的含金量

黄马褂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所适应的人群也不一样,自然含金量不一样。皇帝的代表颜色是明黄色,刚开始黄马褂确实也只有八旗子弟能穿。

按照现在的眼光看黄马褂的设计非常时尚,袖子要比衣服下摆长一些。现代人设计这种款式的衣服是为了显瘦、显高,显得精干一些。清朝的黄马褂这样设计则更有实用价值。清风尚武,短款的马褂比起长袍在骑马狩猎的时候更加方便。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8)

这个时候黄马褂的含金量只能算是白银级别。黄马褂被当做一种工作服或者是八旗子弟王公贵族们身份的象征。毕竟黄色是代表皇家,能穿黄色的人也得经过皇家的特许或者有一定的特权。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皇马褂的含金量就越来越高。

到了康雍乾这三个阶段黄马褂的含金量就高了一些,也算是真正电视剧中黄马褂。作为工作服或者是履行特殊任务穿的服装功能仍然被保留下来。康熙皇帝经常出宫寻访,当时的大臣和护卫都会穿黄马褂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9)

《李卫当官》《铁齿铜牙纪晓岚》这类电视剧时代背景都是康雍乾这段时间,所以导致许多人认为黄马褂从一出现就特权和身份的象征。在康雍乾年间黄马褂含金量达到了真正黄金级别。

黄马褂比起尚方宝剑、顶戴花翎、丹书铁券这类王者级别的奖励更类似于一种奖状式的精神鼓励。和珅一人有二十多件黄马褂可以看到乾隆皇帝确实对于这位大臣非常宠爱。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10)

随着清朝的没落黄马褂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不值钱。到了清朝末期光绪咸丰年间,黄马褂的含金量基本上就成了青铜级别。这种奖状式的精神鼓励成为清末皇帝们收买人心的一种方式。

经过时代的变化,许多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的认为黄马褂就是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有荣耀,在咸丰年间,皇帝爱好之一就是赏赐黄马褂。黄马褂就已经泛滥了。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11)

都说物以稀为贵,如果动不动就能得到一件黄马褂含金量自然也越来越低。这个时候黄马褂不是彰显身份地位的特权象征,而是成为了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道光年间黄马褂比咸丰皇帝时期还要泛滥。之前黄马褂是一直“零售”的,后期的黄马褂基本上就属于“批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于道光皇帝毫无节制地赏赐黄马褂之外,清朝的威望越降越低。新思潮的涌现让封建帝王的权力岌岌可危,而代表封建帝王权利之一的黄马褂自然也就变得很普通。

清代和珅官服(清朝的黄马褂)(12)

总结:

小小的一件黄马褂记录了清朝的兴衰史。从刚开始八旗子弟打猎狩猎时候穿的黄马褂逐渐演变为彰显身份特权的标志。黄马褂的含金量在康雍乾这一期间是比较高的,然而随着新思潮的涌现和封建制度的瓦解,到了道光时期黄马褂在许多人眼中已经成了鸡肋。

古代黄色只能是皇帝或者是一些皇亲国戚能用的颜色也就注定了黄马褂的稀缺性。随着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黄马褂所代表的皇帝特权灰飞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