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欧洲旅行,去逛各种博物馆和教堂是必不可少的。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


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走马观花,跟着语音导览把挂在墙壁上的画作浏览一遍,拿出手机拍拍照片,就当是欣赏过大师的原作了。


具体看了些什么?

每一幅画是什么风格的作品?

表达了什么寓意?


可能一问三不知。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


在没有任何相关背景知识下,去欣赏画作是非常“敷衍”的事情,甚至不能用“欣赏”二字,只能用“看”这个字。


当然你也可以反驳说,我们又不是专业的艺术鉴赏家,何必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那些艺术品?


非要搞懂每一位作家的生平经历,他的画作风格,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才有资格去鉴赏艺术吗?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3)


作为一个普通的游客,看着好看、觉得赏心悦目不就行了吗?


当然可以!


我们不必把每一个普通的人培养成艺术家,有时候不带有预设的立场,去观看艺术品可能也会有额外的惊喜。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大脑一片空白”的前提下,想要理解眼前的作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4)

作者各种隐晦的细节和想要表达的重点极易被我们忽略,这种时候,适当的背景知识的补充,对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大有裨益。


只有读“懂”了作品,才能跟作者产生跨时代的共鸣,也才能真正明白,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画作、雕塑,蕴含着什么深意。


作为一名“伪艺术爱好者”,看到陈丹青老师的《局部》这档节目分外欣喜。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5)


《局部》第一季在2015年上线,豆瓣评分9.5,业内外人士都给予其极高的赞誉;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6)


第二季在2018年上线,这一季关注点更为集中了些,围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数十个展厅中的馆藏陈列展开。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7)


他曾在纽约旅居,经常跑去大都会看展,一待就是一整天。


第二季的口碑也依然出色,豆瓣9.4分,在文化类节目当中,绝对属于上乘。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8)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9)

时隔两年,我们终于等来了《局部》的第三季,维持着原有的“高水准、高品位”的基调,一亮相就让我们惊喜不已。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0)

第三季,陈丹青把目光锁定到了意大利,而且只聚焦到了意大利的“湿壁画”上。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1)


湿壁画是一种壁画画法,为了长久地在墙壁上保存壁画,要先用耐久的熟石灰颜料溶解于水,然后绘制在新粉刷熟石灰泥壁上。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2)


意大利“盛产”湿壁画。


因为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陈丹青才特意将“湿壁画”作为一个专题,用了12集的视频去讲述。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3)

意大利的湿壁画,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4)

外界对于“文艺复兴”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繁华、兴盛、多元、自由”的阶段,而实际上,真正的“文艺复兴”时期也见证了各种杀戮。


意大利在1861年才建立共和国,在共和国成立之前,其政治形势动荡不安。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5)


所以当时的很多壁画描绘了战争纷乱的具体过程。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6)


到今天,人们谈论起文艺复兴,皆是对其的溢美之词。


大概是因为这段历史时期也是“艺术的集大成”时期,产生了众多流传甚广的名篇佳作,也滋养了多位艺术大家。


壁画的变迁史,也反应着一个王朝在几个世纪内的兴衰史。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7)


16世纪之前的意大利城邦国家富庶、时尚、豪华,城市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因此君王们热衷于发展教育、艺术、文物和诗歌。


好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好的创作环境,来在于上层权利机构的支持,也为艺术家的自由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8)


所以他们的日常工作可不只是画画这么简单,还要承担一切设计类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全能了。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19)

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的湿壁画,如果能有闲工夫去细细审视画中的每一个人物,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都有他们的故事。


我们在有着巨幅壁画的墙前走过,只记得眼前划过无数人的脸,却记不清任何一个人的样子,更无暇关注他们每一个人的神情,他们手头正在做的事情。


但是在陈丹青老师的镜头里,这些人都有了姓名,让我们能比以前更多一些耐心,能仔细地,不慌不忙地,去品味每一个时代的“小人物”或“大人物”们。


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壁画中有着体现。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0)

艺术发展离不开传承,任何风格的演变都带着早些时期的影子。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1)

文学作品如此,绘画作品也是如此。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2)

“文艺复兴”就是“启蒙运动”的前奏和铺垫。


在讲述绘画时插入时代背景,不是孤立地去评述一幅幅画面,而是描绘一个个场景,赋予其故事性,让原本静止的人物都变得鲜活了起来,他们仿佛在墙壁上展开了动态表演。


在陈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读者展开了想象力,设想自己也处于那个时代,设想自己成为壁画中的人,设想自己正在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3)

然后画风突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戛然而止,战争时期的枪火声,呐喊声,哭泣声逐渐占据了主导。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4)


市面上各类鉴赏书画名作的书目不少,但是鉴赏家们总爱犯一个毛病,就是过分聚焦于每一幅作品的细节,从各个角度去给出自己的解读。


作者运用的每一道光,每一个阴影,每一种构图,其背后都是有着深刻的含义。


读者看完这样的解读,经常产生的感想不是“原来如此”,而是,“怎么还能这样解释”。


所以,有些时候我也不得不佩服那些艺术鉴赏家们的细节品鉴能力和语文修辞能力。


眼前的作品是什么不重要,只要你告诉他这幅作品知名度很高,他就能变着花样的,以看似专业和学术的语言长篇大论地去赏析这部作品。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5)

陈丹青老师也鉴赏作品。


但他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把《局部》做成一档完全的自说自话的书面作品赏析类节目。


而是,站在了更高的视野,带我们走进了那副画产生的大时代背景,让我们能走出具体的画作。


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欣赏作品,去建立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甚至跨文化跨地域跨时代。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6)


从欣赏方式上看,《局部》并没有改变我们看画的形式,但是从内容上看,《局部》却完全改变了我们欣赏壁画的思路,后者才是本质性的东西。


聊画,聊艺术,也聊艺术相关的一些哲理性问题。


比如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知名的作品,知名的作品一定就是好的作品吗?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7)


把《蒙娜丽莎》的受欢迎称作是“炒作”,他也真的很敢讲!


9.9分纪录片职业(局部三季均9分以上)(28)

既然我们欣赏湿壁画的渠道这么有限,那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让《局部》成为我们的观景器。


一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时期,那些堪称人类艺术史上宝藏的湿壁画呢?


“绘画是没落的艺术,但它又永远不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