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命运多舛的王朝,也是一个经济文化辉煌的朝代。
说它命运多舛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被辽国欺负了,又被金国欺负,后来又被西夏欺负,最后被蒙古欺负,感觉周边的蛮夷谁都可以踩它两脚。
说它经济文化辉煌可能大家就未必知道了,宋朝当时的GDP占世界的60%-80%,以1990年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宋朝建立时,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宋末时为600美元,而中间北宋最繁盛的时候更高。
举一个大家容易懂的例子,一提到宋朝的文化,大家肯定会想到宋词,宋词的词牌多达上千种,注意这是词牌的数量,不是词的数量。词牌就相当于是乐谱,也就是说有上千首乐谱可以供词人们创作,而流传下来的词有近两万首。
有人会问,这跟宋朝的GDP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宋朝的GDP不咋滴,那么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文人有闲情逸致来写词?正是因为宋朝的文人都生活富足,才会纵情于山水之间,才会产出这么多的宋词。实际上,当时宋朝的宰相年薪百万,还不算已有的房产和田产,可见宋朝真的很富足。
既然说到宋词,那么就来聊聊为什么唐诗到了宋朝之后就变成了宋词了呢?
唐朝以写诗著称,当时的李白就因为诗而名震京城,你在唐朝要是不会写点诗,那肯定是假唐人。
但是诗属于言志,不适合娱乐,而且诗太短,五言七言就四句,律诗虽然八句,但是也不够唱的,再长点的诗那就是乐府诗了。你总不能宴会上唱《孔雀东南飞》吧,那唱下来实在是太长了,那不是宴会上助雅兴了,而是直接变成意大利歌剧了。
所以,要能够唱的话,那就只有新的形式。
从这一点上来说,当宋朝走到极度繁盛的时候,在宫廷宴会上可以弹唱演奏的词便切合了这种需要,这是宋词诞生的内核。
大多数的宋词都分为上下阕,跟我们今天的歌曲有几分像,我们今天的歌分为主歌和副歌,就像宋词的上下阕。上下阕的字数基本一样,韵律也相似,就跟我们今天的歌曲一样,有一个重复的部分,很适合演唱。
大家可以听听王菲的那首《但愿人长久》,这首苏轼的词,用今天的曲谱过之后演唱,依然非常好听。
不过宋词的起源要从唐朝说起,唐朝的长安比较开放,世界各国都有人来这里居住,属于各种文化交汇的地方。当时的音乐除了有宫廷之音,还有坊间之乐,而坊间之乐就来自各种不同的民族交融,像《望月婆罗门》这就是后来的词牌,但它最初是印度乐曲,而《苏幕遮》则是龟兹乐曲。
这一点在1900年敦煌发掘的敦煌曲子词中可以得到印证,像琵琶这种乐器就不是我们中国的乐器,它来自当时的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中东伊朗那一带。
当唐朝覆灭之后,一个帝国被分裂成众多的小王国,也就是后来的五代十国,国与国之间不断征伐,都想当中原之主,但都没那个本事。
后蜀国在当时偏安一隅,相对比较安定,那些来到后蜀国的人都是为了躲避战乱,而这些人大多是从昔日繁华中出来的人,自然留念曾经的繁华。
于是当后蜀国相对安定时,人们就开始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怎么怀念呢?那就是纵情声色,这纵情声色就是创作娱乐的歌曲,让那些歌姬们在跳舞中演唱,于是一本《花间集》诞生了,这算是与诗分香的里程碑。
除了后蜀国之外,南唐国也开始了词的创作,最负盛名的就是南唐国后主李煜,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词人,他的词一开始也跟花间派差不多,但是在亡国之后提升了意境,这便为宋词后来提升level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的文人如果简单粗暴地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人属于粗俗流弊之人,喜欢创作风花雪月的骚客,一类属于正人君子之士,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文以载道,而不是创作靡靡之音。
这两类人都存在于历史中,实际上前者更多,只不过我们今天的主流思想是宣扬后者。
宋词在跟唐诗分庭抗礼之前,一直被视为风花雪月的东西,有一种说法叫做“诗言志词言情”,词被视为艳科,上不得大雅之堂,属于被孔子所摒弃的淫靡的“郑卫”之流。
因为词的出生主要来自坊间,属于民间音乐,没有宫廷音乐的正统背书,所以一直都不被认可,直到后来文人的不断努力,才有了宋词的大放异彩。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后面我们再给大家聊聊那些让宋词挺立在中国文坛上的巨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