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强走的第二天,想他。”

这是壹哥昨天在朋友圈里刚刚刷到的一句话。

有些人,注定要在60岁的时候被人做成表情包,比如倪大红: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

随着《都挺好》迎来大结局,壹哥朋友圈里那些天天骂苏家男人帮的姑娘们,纷纷开始刷起了“苏大强表情包”。

不仅要刷,还要刷出行业特色,比如这套不知谁做的苏大强表情包,被人配上各种文字就成了不同版本,有摩托车爱好者版的: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

还有微商版的: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4)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5)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6)

甚至还有人把苏大强和谢广坤p在一起,当两位宇宙最强作妖王者相遇的时候,天地甚至都为之变色: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7)

关于苏大强那令人费解的颜值,也有人给出了答案:苏大强和吴彦祖之间,只相差了三张图而已。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8)

也是,苏大强的扮演者倪大红,当年虽然因为长得太丑被上戏无情拒绝,但最终不还是吃上了演员这碗饭?这说明,人家的颜值还是能打的。

以上纯属调侃。

颜值这事放在一边,我相信大多数观众粉上苏大强应该不是因为脸,而是因为:他是中国电视剧银幕上绝无仅有的“老孩子”角色。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9)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老孩子”,而不是“老顽童”。周伯通式的老顽童是有本事、有担当,但爱玩,不拘小节——中国影视作品中不缺这种人。

而老孩子,是苏大强这样,白白活了一辈子,半点本事没有,心智还停留在孩童时期的人。

看看《都挺好》里面苏大强都干了些什么:

家里孩子闹矛盾,他不管不问,只会逃避: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0)

亲生女儿被打住院,亲生儿子面临牢狱,他能做的都只有面壁不看: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1)

他每天想的就是自己怎么过得更舒服。儿子说要给买房子,他一点都不带客气的:楼层低的不要,高的也不要,必须够大,周边配套还要齐全。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2)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3)

和孩子一样,他唯二擅长的事就吃和玩。吃不消说了,家庭聚会上他从来一言不发只顾着吃饭,谁不让他好好吃饭他就噘嘴发脾气: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4)

在明成家里吃不好,他转身就要给明哲打电话诉苦,就像因为没有吃到炸鸡腿而哭闹的孩子: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5)

而碰到了能让他吃到好饭的小石,他甚至要提前摆好拖鞋迎接。

玩呢?更不要提,苏大强平生最爱四件事:泡澡、买、听评弹、看老太太跳舞。跟老伙计泡澡,他像小孩一样肆无忌惮地玩水(我12岁以后都不在澡堂子里干这事了):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6)

在小区里看老太太们跳舞,他兴奋地跟着手舞足蹈,直到明成过来领他回家。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7)

就连跟晚辈说个话,苏大强也从来没个正经,拿手里的橘子一个劲地扔小石: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8)

给女儿明玉拍表情包: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19)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0)

更不要提之前就在网上流传的“苏大强任性三连击”:

“我要去美国”

“我要喝手磨咖啡”

“唉不行我血压有点上来了”

这个把脸放在桌子上的老头,难道不就是上学时候解不出数学题的我们自己?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1)

有人说,苏大强是宇宙第一作男,三天不作,混身痒痒。

但他只是“作”而已吗?

在中国的影视剧里,我们见过了各式各样的父亲,庄重威严者有、吊儿郎当者有、任性执拗者也有——但不管这个老父亲多不靠谱,他终究还是有些父亲的样子。

甚至就连和苏大强相提并论的作男谢广坤,也处处端着个父亲的架子,要一点长辈的排面: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2)

但是,苏大强和以往任何影视剧里的父亲形象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结局之前,他没有一刻尽过父亲的责任,也同样没有一刻要求过父亲的尊严,他从始至终都只是个孩子,从没拿自己当过爸。

我们从没见过这样幼稚的父亲,所以,我们疯狂地粉上了他。

(年轻人粉人的点,还真挺特别的)

而能让这个角色变成“全中国独一份”的那个人,是倪大红。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3)

倪大红,是一个在中国写影评的人绝对绕不过去的名字。写到他的时候,名字前面往往会加三个字:老戏骨。

能被冠以老戏骨这名号的人,在中国不算少。大成者如陈道明、张丰毅,演的多是正襟危坐、深明大义的长者形象;

陈宝国、李幼斌,各自把霸气和匪气诠释到了极致;

葛优、范伟,在喜剧领域造诣高深莫测;

李雪健、李保田,在表演上的精准让人折服;

还有金士杰的文人气息、张国立的宽厚温润、及至《人民的名义》中大火的“达康书记”吴刚,现在已经成了新晋“老戏骨代言”。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4)

像报菜名一样罗列了这么多老戏骨之后,现在,请恕我说一句不尊敬的话:

以上各位,没有一个人能演得了苏大强。

觉得我这话说的过分吗?没事,现在给你十秒钟,闭上眼,想象一下,陈道明演苏大强的情景……再想象一下,葛优演苏大强……然后,是吴刚演苏大强……

违和吗?太违和了。

就单单这只随时上椅背、上床沿的脚,我看哪个老戏骨都不敢长: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5)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6)

对,甚至赵本山都不这么随便。

是上面这些人的表演技巧不行吗?非也,上面所有人的表演技术都已经登峰造极,无可挑剔。

真正的原因是,苏大强有一种骨子里的“没正形”,和倪大红身上的气质完美贴合,严丝合缝。

有两件小事透露了倪大红的气质:

第一件事,是关于他演的第一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7)

倪大红从小长着张绝对谈不上帅气的脸,大嘴,小眼,满脸横肉。对于一个有电影梦的年轻人来说,这点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好在就算是80年代,也有“性格演员”生存的空间,倪大红长得不帅,但丑到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所以,在连考三次之后,他进了中戏。

84年,谢晋导演筹拍《高山下的花环》,来中戏挑演员,正好撞见了刚下形体课正往外走的倪大红。当时他给人的印象是: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像个醉汉一样晃荡着,没正形。

就是这么一个“没正形”,恰恰就入了谢晋的法眼。

以至于后来倪大红最出名的角色,还是一个没正形的人——《我爱我家》中的胡阿大。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8)

胡阿大是个弱智,我到现在还记得他的那句台词:“你想当弱智,你配吗?我就配!”

演一个弱智,还能演得这么兴高采烈,我想也就倪大红能做到了。

第二件事,是关于他的采访。

前年“小鲜肉没演技”的话题爆火之后,很多老戏骨被问到过这个问题,基本上都是义愤填膺的,骨子硬者如《人民的名义》中的张志坚,甚至当场就要开骂。

但是倪大红接受采访时的状态是这样的:

“评价一下小鲜肉吧?”“不知道,没想过。”

“您为什么接了这个角色呢?”“我哪知道为什么呀?”

“您最喜欢哪个导演?”“(低声)你是不是想让我没饭吃?”

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看这段对话的时候,感觉眼前站的就是苏大强。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29)

在《都挺好》之前,倪大红最怕采访,也几乎从不接受采访。这倒不是因为他有多清高,而是一本正经地坐在那说话,这真不是倪大红的作风。

他上学的时候就是班里最“不正经”的那一个,毕业以后,不管在话剧圈还是电影圈,他都不属于那个主流“圈子”,依然我行我素,自由散漫。

他甚至很反感传统的话剧表演体系:

“为什么在台上一定要演呢?我就呆那不成吗?我不想说话的时候背过身去不成吗?怎么就成忌讳了?”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0)

就连接角色,他跟别人也不一样。

张艺谋史上最差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里,他演了一个死人,留着《西游记》里雷公一样的发型,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时不时还诈个尸,完全不需要演技。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1)

就这么个讨人嫌的丑角,他演得还挺带劲。

倪大红偏爱“不正经”的角色,角色越不正经,他演得越卖力气。

最好的例子就是他演的司马懿。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2)

《三国》里,倪大红绝对不会去演刘备、曹操或者孙权,最适合他的,就是这个暗地里憋着坏,70岁了还能让女人生孩子的司马懿。

当然,倪大红不是“正经”不起来。

当年《罗曼蒂克消亡史》里那个黑帮老大,他就一板一眼地演了,而且把上海滩老大应该有的霸气全都带出来了。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3)

那场和葛优的对戏,他耷拉着眼睛,边喝粥边轻描淡写地说:“要命就不要回来。”气场之强盛,让人不寒而栗,把旁边的葛优完全压制住。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4)

《北平无战事》里,当地下党员谢培东得知独生女儿为革命献身的时候,他只有一瞬间的失态,拿手捂住了脸。几秒之后,放下手,使劲眨眨眼,情绪已经深藏下去了——这就是一个地下党员所能表现出的最大痛苦。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5)

甚至在《都挺好》结尾的时候,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苏大强,也在面对明玉的一瞬间,突然露出了老父亲的眼神,温柔地说了声:“不怕,不怕。”

这个眼神,这句“不怕”,我们等了整整46集,终于在最后,等到了: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6)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7)

这是倪大红少有的“正经”时刻,它证明了一点:

倪大红不是不能正襟危坐,他认真起来,比任何人都演得好。

只不过很多时候,他会选择去玩。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8)

在《都挺好》之前,普通观众并不知道倪大红的名字,就算《都挺好》火了,倪大红也只是那个藏在苏大强背后的男人——对于这样的演员,我们很难去定义他。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倪大红的表演境界,我该这么说:

登峰造极之后,返老还童(有点像天山童姥)。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39)

论技术,已经参演过90多部影视剧,在话剧舞台上蹉跎了30多年的倪大红绝对是顶尖的,我不相信中国银幕上还有他拿不下来的角色。

但是在《都挺好》里,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演员在已经登峰造极之后,还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就会像苏大强一样吧:他不介意在观众面前搓脚、憋尿、打嗝放屁、嬉皮笑脸、撒泼打滚、吃饭撒裤裆……镜头对于他已经不复存在,屏幕里的,就是个没正形的糟老头。

我们已经完全看不出倪大红在表演了。

苏大强哭了(想念苏大强的第三天)(40)

这是一种演技修炼到头了的返璞归真,甚至带点“妖气”。

如果说陈道明是中国的“戏神”的话,那么倪大红就是中国的“戏妖”,不像神一般君临天下,妖虽然有着同样高深的造诣,但更乐意窝在一角,自己逗自己开心。

活着嘛,开心不就好了?

悄悄告诉你,相比神来说,壹哥反而更喜欢倪大红身上的这点“妖气”。

最后,让我以一句传统古诗来结束这篇文章:

他强任他强,我爱苏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