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二首古诗刘禹锡(秋凉读首柳永词)(1)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秋词二首古诗刘禹锡(秋凉读首柳永词)(2)

好了,我们来欣赏柳永的这首秋词《八声甘州》。柳永,一位浪迹天涯怀才不遇的浪子,受挫后与歌姬为伍,白衣卿相,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一时繁华,全被他的诗词唱的柔曼。落魄的情怀,在汴京的石巷间传唱。奉旨填词,不过是龙案后的自忖自负。诗人的花香清酒,调琴歌舞,笔墨灵动,才是真情所在。宛如灰雨暗阁的

江南,温柔的凄迷里,尽去繁华。然而故乡渺邈,日暮是何处,天际识归舟。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个秋天的傍晚,对着日暮秋雨,凉意袭怀,宦游在外多年的柳三变登上楼阁,写下了这首词。这可能是柳永在路途中登楼避雨时写下的,登临高阁,秋风秋雨秋景,雨后,满目凄凉,残阳斜照,阵阵凉意让羁旅多年的游子想起远方的故乡。

究竟是什么苦苦到处滞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我的归舟误认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楼眺望,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忧愁苦闷?

秋词二首古诗刘禹锡(秋凉读首柳永词)(3)

【注释】

⑴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眼前的景象。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潇潇,下雨声。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一作“萧萧”,义同。清秋,清冷的秋景。

⑵ 霜风:指秋风。

凄紧:凄凉紧迫。

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⑶残照:落日余光。当,对。

⑷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此句为借代用法。

⑸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⑹渺邈(miao3):远貌,渺茫遥远。一作“渺渺”,义同。

⑺归思(旧读:sì,做心绪愁思讲):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⑻淹留:长期停留。

⑼佳人:美女。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yóng)望:抬头凝望。颙,一作“长”。

⑽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

⑾争(zěn):怎。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⑿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名家评论】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词有与古诗同妙者:“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姜夔《惜红衣》)即霸岸(王粲《七哀诗》)之兴也。“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勅勒之歌也。

郑文焯《与人论词遗札》: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家大人(梁启超)云:“飞卿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此词境颇似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