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在崛起之后,开始征战欧亚大陆,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先后灭掉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大理、南宋等政权。可是蒙哥、忽必烈在位时期,在面对一个小国时却吃亏了,他们先后三次对安南用兵,结果损兵折将!安南就是今天越南中北部地区,那么元朝为何三次征讨都没能征服呢?

元朝西征详细的记录(元朝安南之战蒙哥)(1)

一、蒙哥的首次征讨

1253年,蒙哥派遣忽必烈统率三路大军越过南宋,直接进入大理境内,并将大理国灭掉。此后,云南就成为蒙古在西南地区的军事基地,实现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可是南宋的国力并不弱,于是蒙古将战略目的对准了与大理国接壤的安南。1257年,兀良哈台以安南扣押蒙古使者为由,率领大军攻打安南。

蒙古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安南国都升龙。虽然蒙古军队大破安南军队,但是其国王陈煚却逃到了海岛之上。兀良哈台在安南国都驻军九天,没有继续扩大战果,就被迫撤兵了。原来安南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天气非常炎热,来自北方草原的蒙古人根本无法适应,“以气候郁热,乃班师”,连主将兀良哈台都得病了。

元朝西征详细的记录(元朝安南之战蒙哥)(2)

二、忽必烈再度兴兵

蒙古虽然没有实现对安南的军事占领,但却通过武力将其纳为藩属。1258年,安南被迫遣使“称臣纳贡”、“请罪内附”。当时,元朝要求安南履行六项责任,包括“君长亲朝”、“子弟入贡”、“编民数”、“出军役”、“输纳赋税”、“设置达鲁花赤统治”。可是,安南对此并不情愿,同时还拒绝向元朝“开路备粮”。

于是在1285年,忽必烈派自己第九子、镇南王脱欢领兵征讨。在富良江之战,元军大获全胜,安南国王陈日烜险些被擒,甚至将自己的妹妹送给脱欢。可是元军方面的情况也不好,由于是夏季,天气炎热,军中出现瘟疫,与此同时雨水不断,已经淹到了元军的营寨,粮草运输也出现了问题。最终,脱欢率军撤退。

元朝西征详细的记录(元朝安南之战蒙哥)(3)

三、忽必烈三次征讨

1286年正月,趁着天气凉爽,忽必烈派兵六万,水陆并进,对安南用兵。五月,元军入境后,安南国王直接遁逃。六月天气转热,元军主动撤出。1287年,忽必烈又派镇南王脱欢领兵十万出征,与安南军队展开了激战。这次元朝损兵折将,安南方面的损失更严重,最后国王又跑到了海岛,元军再度撤出。

1288年,忽必烈又派乌马儿率领大军征伐安南。双方交战三个多月,这次元朝吃了大亏,在水陆方面都没有占到便宜,在白藤江之战中,江水都被鲜血染红。元朝虽然没有彻底征服安南,但战争刚结束,安南国王就派人入朝请罪。应该说元朝没有征服安南,不是它军事实力不够,主要是蒙古军队无法适应热带的气候。

参考资料:1.《元史》;2.《大越史记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