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

文|令狐伯光

2021年的暑期档差不多是真的“game over”了,因为“疫情”卷土重来的原因。导致最受期待的战争大片《长津湖》撤档过后,其它电影像《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也都撤档了,导致8月以来基本没有大片上映了。

而正在上映的国产电影当中,除了已经上映半月有余的动画大片《白蛇2》,便剩下青春片《盛夏未来》和警匪动作大片《怒火重案》。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2)

其中口碑,质量和票房成绩最好的毫无疑问都是已故导演陈木胜导演,甄子丹,谢霆锋主演的《怒火重案》,单就电影票房来讲。电影开始上映票房成绩只能说一般,当时某平台预测也只在10亿左右。

但是后来电影口碑和质量爆了,某平台预测票房曾达到过13亿左右,差不多就和这几年在市场大卖香港商业大片持平了,比如《无双》《扫毒2》《拆弹专家2》的水平。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3)

但是因为“疫情”的关系电影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票房一定程度缩水。预测票房也从超过13亿,缩水到现在难破10亿了,虽然这是意外而且和票房相比肯定是“防疫”更加的重要。

但是这部重回香港警匪动作片巅峰的电影,还是有些可惜了。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4)

《怒火重案》:找回香港警匪动作片的魂儿

我个人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过后,内心有些不能平静,陈木胜和甄子丹这次合作虽然还是有缺陷,但真的很顶了,似乎宣泄着港片积蓄多年的怒火。

这部电影的优点非常的明显,可以说明显到不能再明显。

1、谢霆锋的回归是个惊喜,希望他不要当厨子回归电影圈吧,不能说撑起香港电影但至少还能贡献一些作品。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5)

谢霆锋的演技的拿捏自如,阿傲明显是为谢量身定制的角色,酷中带狠,邪中带魅,这股气质充斥全片。表演上拿捏得恰到好处,可嫩可熟,一句话概括:谢霆锋比他拿影帝的电影精彩得多!

比如法庭内审那场戏,谢霆锋在这里的表演是真的好,没有一句台词,全靠眼神和面部表情,表演很到位,有层次,由一开始焦急地等待,到对富商和上司恶心嘴脸的怒视,然后对邦主关键证词的最后一丝盼望,再到诧异不解,不甘心,再到最后的无奈叹气。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6)

他已看透这些官商的表里不一,自己对警队尽心尽力却换不来一句帮衬的话,对警队彻底死心,这一刻开始他已经立誓要所有人偿还。结尾阿敖的败局已定,谢霆锋拖着残痛的身躯,依然怒吼着认输不认命,虽一败涂地,死不愿再进牢房被你们审判,把抱怨命运不公的可怜角色演绎得饱满立体。

动作戏方面,谢霆锋的动作表现前进了一大步。《怒火重案》之前,谢霆锋不是没有演过动作片,像《新少林寺》《龙虎门》等等,之前动作最佳是王小虎,《怒火重案》之后必然是邱刚敖,甚至多年以后可能还是。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7)

谢霆锋的表现已做到极致,真的如大家所说,甄子丹把最好的动作设计全留给了他。最喜欢的动作场面是虐杀卢惠光和摩托追逐戏,前者犹如杀破狼的阿杰,凶狠干脆酷劲十足;后者紧张刺激,太热血太燃了,像摩托撞破栏杆的镜头,拍得太漂亮了。

2、甄子丹的动作设计未必超越《杀破狼》《导火线》,但认真起来的甄子丹贡献了近十年最精彩的动作设计。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8)

这部电影是一流的动作指导碰上了一流的警匪片导演,动作场面果真全面升级。枪战,爆破,飞车,兵器/拳脚对决,应有尽有,既有设计上的突破,也不乏巧妙地致敬。

突破有甄子丹功夫和警匪大场面的无隙融合,武打设计的极致真实和连贯性,再没有慢动作解剖,完全不给观众缓冲时间,一次性呈现的直接手法,更加酣畅淋漓,更加生猛震撼。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9)

致敬上有《杀破狼》的巷战警棍对短刀,不过这一次的短刀更加的凶猛和迅捷,反而甄子丹的动作迟缓了;持棍扎马,摇头怒视的形态酷似陈真;下水道的那个重拳也是甄子丹的招牌动作,但是力量更强,视觉冲击更大。

借墙十字固,新颖的设计更流畅丝滑,还有部分设计留给了谢霆锋,短刀花式虐杀。那种生香自己只会让自己止步不前,只有超越自己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致敬!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0)

《怒火重案》是一部难得的香港警匪动作片,虽然它并不完美

这部电影质量确实不错,但是还是几点比较有遗憾的地方。当然,这些不足不影响《怒火重案》是一部难得的警匪商业动作大片,只是希望它可以更好。

1、故事情节方面,有些场面调度也差点。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1)

比如开头不够分量,有点乱,废弃商场的动作场面也明显弱于后面。毕竟陈木胜导演不在了,剪辑上有很多小问题。

那一场枪战戏前后有些不连贯,比如大家深有同感的地下通道爆炸,在小兵前面的丹哥反而没有炸飞;街头警匪双方地追逐戏,丹哥举手示意停下,下一画面就又跑起来了。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2)

另外,像是大量的黑屏转场真的很影响代入,情绪在那顶着,结果给切没了,这点看到蛮多人说的。标哥举牌和死亡没交代清楚,谢团伙在贼窝敬标哥和灵位前的拜祭显得很无力,有损故事完整性;女主秦岚戏份少得可怜。

2、人物关系的编排得不够巧妙,可能也有删减的关系,但仔细想想遗憾蛮多。

比如阿敖和邦主的关系可以刻画地更独特些,领盒饭后才能产生足够的共情,可以看看同为陈导作品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刘青云和吴镇宇的人物刻画就很简单,深刻不俗套。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3)

邦主和阿傲之间的师友情/兄弟情太平了,情义不深,难以支撑反派的诧异和怒火,双雄对峙的张力不够强;阿敖一队的口供是“罪犯失足摔倒致死”,是假口供,从谢霆锋的眼神和对视点头来看,他是相信邦主会帮他们的,但是这种信任缺乏足够深刻的情义铺垫,我个人觉得这是故事情节上最大的败笔,很可惜。

当时找到公子的尸体在阿敖等人进警察局拘留46个小时的时候,有一幕邦主生气地拿着球棍,这一刻随着BGM想起犹如马军附体,结果只是打烂录像机,总感觉这个情节很怪,很容易让人乱拔高情绪。

3、文戏和武戏都有些仓促,略显无力,有种展开一点才能更好的感觉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4)

这个问题是整部电影的问题,像阿敖发出的命运反问没有合适的画面支撑,命运错乱的悲凉感未完全凸显,阿敖的怒火也没有完全爆发,观众对这个角色又爱又恨的悲悯同理之心没推到顶点。

比如动作设计方面打得太快了,谢霆锋飞身刺手后应该再打久一点,只是扭断手就停了,燃点戛然而止,观众还是有点没过足瘾的感觉。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5)

警匪双雄片看的就是正邪对抗,明星飙戏,情节张力,在这一点上文戏明显谢霆锋更好,甄子丹还是弱了一些,在由外而内的复杂心理刻画方面稍显苍白,比如姚sir死后丹的哭戏感觉像是硬挤泪水。

审讯室飙戏,感觉甄子丹有点接不住谢霆锋;法庭作证时也没有把那种正义和情义矛盾的复杂心理表现出来;特写之后甄子丹在文戏上的弱项展露无遗,或许换个婉转的侧显拍摄手法会更好。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6)

尽管动作设计已非常碉堡,可以说是时装动作片中列属顶级应无争议,可是对于武打片迷的我来说,依旧觉得有一些遗憾吧。

比如大师兄林国斌这次没有白来,打得很猛但是略短了点,观众都感觉他没怎么打就下线了。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7)

尾声

这些年来港片的质量一直遭受诟病,香港电影没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寒战》系列,《赤道》,《追龙》,《无双》,《扫毒》系列,《拆弹专家》系列,再到如今的《怒火重案》,既可见香港警匪片想复苏昔日辉煌的野心,也难掩面对创作瓶颈的各种挣扎。

香港演员和动作演员的青黄不接,观影群体的大量迁移,动作设计的难以革新,使得动作片的市场容量被逼变得很小。多年以后我们是否还能看到这么纯正的港片佳作,就要看甄子丹/谢霆锋等一众中坚力量是否能驱动港片复苏的齿轮了。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8)

最后,网传这部电影文戏上有些不足是因为片长和尺度删减了一些内容,删减的内容就是谢霆锋他们入狱后受到监狱犯罪的折磨,与上级对他们的再次迫害。这也解释了公子的脸为什么变这样,为什么变性无能,其中一个人为什么会自杀等等等。

这增加了谢霆锋这伙人的悲剧性和变成恶人的剧情合理性,正因为这部分的缺失让我们在后期会隐晦地感受到导演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正邪对立,非黑即白,尤其是最后谢霆锋最后说的那句:如果你换成我你也没有选择的话。

怒火重案电影浅析 我可能是最后一个写怒火重案的人(19)

我想如果没有删减部分的话才是导演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谢霆锋和甄子丹都是两个悲情人物.他们受到了不同的迫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后因为各自的信念厮杀,而最大的恶人其实是香港那些吃人的富豪和腐败的高层。

如果真的如传闻这样分数会更高,显然也会更有力度。

但不管如何,现在的《怒火重案》也非常不错了。因为在某些观众嫌弃它还不够好的时候,它只怕已是香港时装动作片的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