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郭达,上一代人的记忆一定非常清晰。他名字叫做“郭达·斯坦森”,上过春晚20次,每一句台词都是经典。2011年决定退出春晚,告别了自己最热爱的舞台。每一次的春晚道具他都用心珍藏着,退出春晚是觉得自己老了,该退了,要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了。这样一位国民喜剧演员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郭达咋上的第一次春晚(曾登上春晚舞台20次)(1)

1

郭达,1954年出生于陕西西安,身高181厘米。在他出生前的一个月,父亲因病去世,那一年他母亲才28岁。一个女人,带着遗腹子,坚强地过下去了。一边替还未出生的小郭达缝制新衣裳,一边缝制年轻丈夫的寿衣。郭达从未亲眼见过他父亲长什么样,父亲留下的两样东西八角帽和小提琴是仅有的记忆。如此艰难的环境还养育出了这么老实敦厚的郭达,他母亲一定费了不少心思。

郭达咋上的第一次春晚(曾登上春晚舞台20次)(2)

拍摄《白求恩》影片后,郭达提到了父亲:“我觉得拍这个片子我特别有感情。一方面是他们这代人对白求恩的感情,另外我觉得,我把对父亲的感情也融入了这个片子。我父亲是革命烈士,想到父亲、想到老一辈的革命家,我就觉得片子里的内容离我特别近。”

在郭达的心中,他幻想出来了一个英雄,默默替他抵挡着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他格外喜欢珍藏东西,大概也有父亲那两件珍贵遗物的原因。时光易逝,青春难留。

郭达咋上的第一次春晚(曾登上春晚舞台20次)(3)

2

郭达23岁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距离第一次登上春晚还有整整十年的话剧表演经历。这十年,他总共演了30场话剧,几乎获得了陕西省以及西北地区所有的表演奖项。后来,话剧艺术陷入低谷期,身为演员队队长的郭达犯愁了,面对每年100场演出任务的承包合同,压力可想而知。

郭达咋上的第一次春晚(曾登上春晚舞台20次)(4)

山回路转,柳暗花明。《换大米》与《产房门前》两部小品本身就具有极佳的实力,再借用春晚的热度,郭达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了,至此他也告别了话剧舞台。那时候有人觉得小品演员比不上话剧演员,也暗暗说了几句郭达的身份。

郭达回应:“演小品我得到很多,它让全国观众记住了我,它改善了我的生活,它丰富了我的舞台经验,让我学会如何精炼语言、塑造人物、控制舞台。”

郭达咋上的第一次春晚(曾登上春晚舞台20次)(5)

3

郭达与蔡明是人尽皆知的好搭档。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蔡明都特别喜欢“挤兑”郭达这个老实人,他不生气,反倒很享受这种“挤兑”。这样的性格反差也被他两搬上舞台,成了这对搭档最大的亮点。有一回蔡明过生日,郭达眼看就要迟到了,便买了一捧鲜花,蔡明撇嘴地说:“从别人花园掐的吧?”郭达笑着不说话,默默地拿走了发票,他太了解蔡明的性格了。

郭达咋上的第一次春晚(曾登上春晚舞台20次)(6)

2011年退出春晚后,蔡明换了个搭档,也就是“小陀螺”潘长江。只是再怎么演,都演不出郭达的老实感。很多人都很怀念以前两人的配合。《王牌对王牌》有一期节目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郭达依旧木讷地站在舞台上,站在蔡明的身后,拿出一朵玫瑰。蔡明回头后,两人合唱了一首《往事只能回味》。时隔整整七年。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忆童年时竹马青梅,两小无猜日夜相随。春风又吹红了花蕊,你也已经添了新岁。”

郭达咋上的第一次春晚(曾登上春晚舞台20次)(7)

你还记得他们吗?

郭达咋上的第一次春晚(曾登上春晚舞台20次)(8)

不知你对此文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讲诉你的搭档故事。【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