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极化钠离子内流速度的影响因素(Nat.Commun.:钠超离子导体化合物的合成可行性和稳定性规则)(1)

第一作者:Bin Ouyang, Jingyang Wang

通讯作者:Gerbrand Ceder

通讯单位: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最近,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Gerbrand Ceder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Nat. Commun."发表题为“Synthetic accessibility and stability rules of NASICONs”的研究论文。在本文中,他们开发了NASICON结构材料(钠超离子导体化合物)的稳定性规则,作为具有复杂键拓扑结构和组成的化合物的例子。通过对3881个潜在的NASICON相进行第一性原理的高通量计算,他们制定了NASICON的指导性稳定性规则,并通过对6种尝试性材料的合成验证了从头开始的预测能力,其中5种是成功的。通过确定的独立性筛选和机器学习排名,提取了预测NASICON稳定性的简单二维描述符,该描述符根据NASICON相的合成可及性进行分类。这个机器学习的容忍系数是基于Na含量、元素半径和电负度以及Madelung能量,可以为分离稳定和不稳定的NASICONs提供合理的准确性。这项工作不仅为了解NASICON型材料的合成可及性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展示了一种发现具有复杂成分和原子结构的新材料的有效范式。

图1:NASICON的结构和化学空间

去极化钠离子内流速度的影响因素(Nat.Commun.:钠超离子导体化合物的合成可行性和稳定性规则)(2)

图2:3881个计算的NASICONs的热力学稳定性

去极化钠离子内流速度的影响因素(Nat.Commun.:钠超离子导体化合物的合成可行性和稳定性规则)(3)

图3:在Na3MyM'1-ySizP3-zO12子空间内对预测的NASICONs进行固态合成探索

去极化钠离子内流速度的影响因素(Nat.Commun.:钠超离子导体化合物的合成可行性和稳定性规则)(4)

图4:影响NASICON稳定性的物理因素

去极化钠离子内流速度的影响因素(Nat.Commun.:钠超离子导体化合物的合成可行性和稳定性规则)(5)

图5:不同组的NASICONs在机器学习的特征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去极化钠离子内流速度的影响因素(Nat.Commun.:钠超离子导体化合物的合成可行性和稳定性规则)(6)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6006-3

论文主要通讯作者主页:

https://ceder.berkeley.edu/people/

去极化钠离子内流速度的影响因素(Nat.Commun.:钠超离子导体化合物的合成可行性和稳定性规则)(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