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质”,这是在今天的课程中让我记得最为深刻的一句话,由此引领我又一次回归到“为什么从事教育工作”——这个思考原点上来。

为何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刻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或许当初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目的单一而纯粹。但伴随从教时间的增加,自己也有过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至少,在现阶段,我的结论是从事教育职业我是不后悔的。

我的职业经历大约分为:从业、教学、管理和思考教育四个阶段。实话实说,最初教师这个职业是没被放在我职业的备选项中的。误打误撞,回到母校,当了老师,然后又被调到了另一所学校,担任领导职务,至今已有22年。前三至五年的时间里,我完成了从大学毕业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当然当时自身对教育和教学的理解都很肤浅。伴随着工作岗位的转变,让我开始接触了教育管理,才有机会调整视角去考虑学生、教师、学校、课程、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问题。得益于德育出身,能更多地接触学生,让我养成先去以学生的思维思考再去开展工作的习惯。

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成长感悟(定义自己的教育)(1)

图源网络

今天的课是一个“震撼而反思的过程”。

我们从教,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出发了十余年,很少系统地反思过教育的本质。更多的从业者认为这只是职业,只是谋生手段,生活需求而已。当听到“裙子上的五角星”这个案例时,我也陷入了沉思,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设计时不可谓不认真,不可谓不充分,“五角星”的奖励方式也是按照儿童的需求所考虑的,作为课程的传递者,她应该是成功的。但是所有的考虑当中却缺乏了最重要的一环——教师所体现的正确价值。这个正确价值的偏差就使得五角星和学生都成为了这节课的道具和工具,成为了成就教师自己课程的物料而已,那么教育的“育”又从何谈起。所以理解、明确教师职业的双专业性,理解传道和传术的区别才是我们需要时刻警醒的。

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犯错误的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不能急躁的过程,我们不但缺乏了教育家们俯下身子与学生蹲着谈话的姿态,更缺乏了容得下孩子们犯错误、等待他们慢慢长大的心态。

我觉得,虽然不是所有教育从业者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我们要有一颗成为教育家的向往之心,教育家的前提是要有爱的,要有对学生的爱和对职业的爱,有爱才是投入的原动力,才是愿意俯下身子平视学生的原动力,才是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的原动力,才是做好教育的原动力。

①这是发生在一次公开课课后的实例,细节稍有出入。

课上,教师利用五角星作为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奖励,或粘在他们脸上或粘在衣服上,但有一个小男孩自始至终没有参与答题,自然一个五角星也没得到,而下课后他却看到老师的裙子后方粘了个五角星,善意地揭了下来,一边提示老师裙子后面粘了五角星,一边递给老师。而老师却说,没用了,你把它扔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