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都是从一节课开始的。于永正的古诗《草》,支玉恒的《太阳》,李吉林的《桂林山水》………

那么我与名师的差距就在一节课上。可是这节课的背后需要多少艰苦卓绝的奋斗是可想而知的。我还任重道远。

回想这六年的教学生涯,最感谢的反而是一次痛哭。上班第一个月,学校便组织新入职的老师讲公开课。我第一次接触讲课还是招教考试让8分钟说课。最终硬着头皮上了。结果可想而知,课没有讲完,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导主任、校长、书记轮番找我谈话。在如此重压下,那晚我一直哭一直哭………最后的最后我告诉自己慢慢来,一点点进步吧。

从那以后我开始从网上搜教学实录开始,一句话一句话地记;听学校有经验老师的课,一招一式地比划着学;买名师出的书,一个字一个字找解决之道。

我的努力取得了收获,区优质课、观摩课一等奖,各种基本功、素养大赛的奖。可是我感觉到此为止了,我没有更进一步的变化,我好像到了瓶颈。我一度特别困惑、不解甚至是苦恼。直到我读到张祖庆老师的《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我才豁然开朗(里面的听课史、磨课史、仿课史……真的受益匪浅)。

可是又怎样,家庭、女儿、灶台团团转,午餐、延时、各种任务往下压,自我提升的时间在哪?爬坡的过程果然最难。

我在不断寻找,希望能找到平衡。你们有好的方法可以说一说,尤其是有哪些好的渠道观课,我是加了公众号,祖庆说、王崧舟、千课万人等,千课万人是真的好,可是都收费,还有江苏的七彩课堂也是。对于疫情下工资勉强发下来的我,还是有点负担的。后来发现了B站,里面的资源还不错,大家也可以拿来看看学学。

今天把史春妍和许嫣娜的课一一记录了一下,她们的侧重点不同,一个一年级居多,一个偏于二年级。不过有相同的课。明天来个二人的同课异构吧。

教师怎样上好每一堂课(成就一节好课不悔教师之路)(1)

教师怎样上好每一堂课(成就一节好课不悔教师之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