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精华,也是收藏家们关注的热点。文化内涵丰富。古玉是历史的佐证,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玉器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缩影。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

赝品多,真伪难辨。初涉古玉收藏的人首先遇到的就是真伪问题。赝品永远比真品多,这是古玉市场的规律。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

鉴定古玉的有以下几种办法

1看包浆

所谓的包浆其实就是古玉表面的那层矿物质的凝结物。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

古玉的包浆还分两种:一种是软包浆,还有一种是硬包浆。如果是软包浆,那么会有一种肉质感,硬包浆的话,看上去则会有一些玻璃光泽。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

包浆是在古玉表层形成的物质,这些物质中,既有一些腐烂的杂物,又有一些污垢。要是一块古玉的包浆异常漂亮干净,说明有猫腻。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5)

2看沁色

沁是古玉在墓穴、遗址中的局部环境及其相似的条件下,由玉表侵入肌理的金属元素染成的二次色。沁色当然也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内沁,还有一种是外沁,内沁说白了就是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些晶体,而这些晶体的颜色大多都是白色的。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6)

外沁的形成则是因为在外部有一些介质侵入,所以才会形成外沁的,沁色的具体情况也要看玉质的密度怎么样。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7)

不同的物质沁入玉器里面,就给玉器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沁、朱砂沁、土沁、水沁、金属沁、水银沁等。受沁程度要因土壤、气候、压力、温度等条件而异。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8)

3 看功痕

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察。”时代不同造成的工痕也不同,以此来作为鉴定依据,古玉上的工痕,除了曲线外,还有直线,交叉线,开片痕迹,外轮廓的切割痕迹,钻孔痕迹,镂空拉丝痕迹,打磨痕迹等工痕信息。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9)

谈古玉工艺,具体是指古玉加工工艺:一是剖片,二是细加工,三是抛光。其方法无外有两大形式: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砣机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滚桶摇光抛光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棉、麻布轮砣等。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0)

钻孔特点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而机械孔壁则较规整,会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而且不够光滑,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1)

观察穿孔特点,是鉴定新石器玉器的重要方法。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玉器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不如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孔口、线条边缘会出现硼碴。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2)

4 气味

出土的古玉,上手闻着,会有墓葬的气味,这种气味很难消失,比较一块古玉埋藏地下几千年,可以说“味入玉三分”。即便是清洗得干干净净,也无法将这种味道彻底消除。古玉的气味就是鉴别它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3)

精,气,神,韵,工,时代痕迹,这些是仿不到位的。现代人不穿清代人的衣服,清代人也不会穿汉代人的衣服,以此类推,自然就心知肚明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4)

这是一位网友分享的经验:领教了[祈祷]宝贵的经验。

我虽是一个女孩,从小喜欢玉器,因家里开了一家小古玩店,得到师父真传,师父说:你不用知道这件玉器是真的,你只须知道它哪里不对就可以了。如果看一样东西,你有99.9%的程度觉得是对的,只有0.1%觉得不对,那么,这件东西肯定是不对的。

西汉早期,神兽玉剑珌,宽7公分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5)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6)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7)

西汉中晚期,龙纹玉韘形佩,长8.5 公分、宽7.4 公分、厚0.4 公分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8)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19)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0)

西汉中晚期,龙纹玛瑙剑璏,长9.3 公分、宽2.6 公分、连铁高2.6 公分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1)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2)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3)

西汉早中期,龙凤纹玉角形杯,宽10.1 公分、高18.3 公分。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4)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5)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6)

西汉早中期,玉舞人佩,长6.0 公分、宽2.8 公分、高0.4 公分。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7)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8)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29)

西汉晚期至东汉,玉神兽,宽4.4 公分、通高6.8 公分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0)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1)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2)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3)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4)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5)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6)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7)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8)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39)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0)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1)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2)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3)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4)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5)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6)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7)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8)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49)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50)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51)

古玉鉴定十二种方法(古玉的鉴定)(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