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开大学“南开讲席教授”,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陈洪,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蓬莱仙境不及长白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蓬莱仙境不及长白山(万古云霄一阳明)

蓬莱仙境不及长白山

作者:南开大学“南开讲席教授”,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陈洪

编者的话: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他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和实践方法,对于我们今天也有很大的启发。本期讲坛邀请南开大学教授陈洪讲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及对当下的影响和启发。

心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讲王阳明,我想到一句诗———“万古云霄一羽毛”。这是古人对诸葛亮的赞颂,移过来形容王阳明无比恰切。“一羽毛”好像很轻,其实不是这个意思。“羽毛”在这里是一个指代用法,就是大鸟,鲲鹏那样的大鸟,能够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它飞行的痕迹。在贵州阳明祠旁边讲这句话,特别有意义———“大鹏当年由此起”,他就是从这起飞的。今天,我们再来讨论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他的精神,真是一大事因缘,意味特别深厚。

王守仁,字伯安,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今天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赞赏王阳明,如林则徐说“以王阳明之才,国家所祈祷以求也”———在目前国家形势下,非常需要王阳明这样的人才。左宗棠,文武双全,非常高傲的一个人,说“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亦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维新派的梁启超亦称“阳明先生,百世之师”。孙中山则认为日本由于学习王阳明学说,发生了历史的转折,日本“(明治)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蒋介石亦赞同此观点,讲“要知道日本所以致强的原因……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他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日本海军的偶像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我这一辈子就佩服王阳明这个人,并把这句话刻成印章随身携带。

黑格尔讲,密纳法的猫头鹰要等到黄昏才会起飞。他的意思是说,一种思想学说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会产生。那么,是什么样的历史条件成就了王阳明这么一个人、这么一种思想理论呢?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王阳明一辈子就是如此。他一辈子生活在各种艰难困苦当中,但是他走出来了,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他了不起的功业。

王学的形成与盛传,与当时的政治生态有关,同时又是因应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而生。王阳明生活的时代,工商业空前发展,社会逐渐富足、繁荣,社会风气也急剧演变。稍晚些的张瀚《松窗梦语》记载:“以机杼致富者尤众。”机杼,指纺织业。靠工商业富足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当时很多高官都在经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们物质欲望空前膨胀,贪婪成风,礼崩乐坏。什么是礼崩?儒家最根本的基础是礼。礼是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与等级制度相关的规定。封建统治者严格规定了各阶层人从生到死的衣食住行的等级标准。衣食住行,都必须受到身份、品级的限定,不可僭越。但是到了明朝中晚期,随着商品消费大潮的冲击,有钱就什么都可买到,于是以贱逾贵的事件常常发生。

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很大程度上肯定个体的性情与要求。这就带有思想解放的性质,与当时突破礼法的社会潮流产生互动,互相推进。

王阳明一生的重要节点

王阳明的一生是传奇瑰丽的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两首诗概括,第一首:“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自成人后,王阳明就一直处在这样的处境中,遍地荆棘,到处陷阱,他从中杀出一条路来,而且还是无往不胜。那么在这样一个处境下,他是一种什么心态呢?这就是第二首诗所表现的:“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琴瑟在我御,经书满我几。措足践坦道,悦心有妙理……悠哉天地内,不知老将至。”这两首诗描绘的是同一个场景。上一首是他现实的经历和处境,后边这个是他自己的感受和应对。特别像《维摩诘经》和《坛经》里写的“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我们看《坛经》、看《维摩诘经》都有类似的意思。《坛经》说得更生动。脚往下使劲一踏,你就看着都是荆棘丛生,垃圾遍地,我把脚一抬,立刻是一种光明清净的世界。这是带有比喻的说法,就是境由心生,环境和人的关系,关键在于你怎么来应对它。

鲲鹏之志

王阳明的一生有几大节点。第一个节点可以概括为“头等事业、鲲鹏之志”。

王阳明从青年时代就不同凡众。他的祖父叫王伦,对他影响特别大。他父亲叫王华,是个状元。王阳明11岁时,祖父带着他跟朋友一起去北京,过金山寺时朋友们聚会。酒过三巡,大伙儿提议就金山寺写首诗,王阳明在旁边张口就来,说道:“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这首诗的境界和气魄非同寻常。“打破维扬水底天”,这是什么气魄!大家都很惊讶。有人不服气,认为他可能提前有草稿,于是当场另命题,让他就身后的蔽月山房再作一首。王阳明不假思索:“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可见王阳明很小的时候,气魄、眼界都和别人不一样。到了北京以后,王阳明的父亲就给他请了非常好的家庭教师。有一天他去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家庭教师说当然考状元是第一等事。王阳明说,“登第恐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做圣贤。”家庭教师非常惊讶,科举考试中的名次是读书人的首要目标,整个社会都企盼的事,王阳明却放到一旁,要做虚无缥缈的圣贤。他父亲知晓后有点不以为然,但是祖父非常欣赏他。王阳明在北京的时候,自己跑到北部边境考察地形地貌,考察军事形势,甚至还出边到蒙古(当时叫“瓦剌”)的军人中去。26岁的时候,北部边境很紧张,他和朋友聚会时,就拿桌子上的碗、盘之类东西摆战阵,讲兵法。当时北京文坛很活跃,他文采好,大家都来追捧他,就开始有了文名。有一天,他忽然就说,这些东西都是很虚的事情,我不参与了,还是要回到读书做圣贤的初心。这期间,他读孔孟,学佛,也读老庄学道,而目的是领悟圣贤大道。这就是王阳明的青年时代。

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人生的重要节点,可说是“破茧成蝶”。

王阳明立志学做圣贤,在当时要按照流行的程朱理学来做、来修。程朱理学讲,人学做圣贤,就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方式是格物致知。按照朱熹的解释,这个世界有最高的真理——天理,天理存在于任何一件事情里面,每一个人都要从具体事物中去体会、体认这个天理,这就叫“格物”。体认得多了,豁然贯通,就是“物格”。通过格物、物格,修身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内圣外王。

王阳明少年立志做圣贤就从格物开始。他回绍兴后,想从竹子里看出天理,就对着竹子看,静坐、默想。想来想去,想得头晕眼花,昏倒在竹子面前。他觉得这个法不灵,怎么能从每个具体事物里面看出天理?什么时候才能做圣贤呢?经过亲身实践,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的方法不对,是支离破碎的“支离之学”。他认为通过格物来体认外在的绝对权威天理,这个方法不对。时隔不久出了一件事,就是他和“八虎”的斗争。王阳明被贬谪到了贵州龙场做龙场驿。驿是驿站,就是招待所,龙场驿就是龙场县城招待所的所长。

王阳明到了龙场驿,没有住的地方,而招待所是给来往官员住的,他便搭了个草棚子,但是漏雨;又找了一个山洞,就是后来的“阳明小洞天”。可是就在这么一个很险恶、困顿的环境里,他还出来讲学、悟道。有一天半夜,他忽然把道理想通了,产生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心即理”。就是每个人的内心,不假外求,自己的内心就是天理。他突然把这层想通了,想通之后,觉得一切事情都能解释了。这时,王阳明实现了他理论上的第一个突破,破茧而出。

王阳明理论第一个阶段的两个核心点,一是“心即理”,二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一切行为准则,都不是外在的,是我自身的主体精神本身所具有的。这就是“龙场悟道”。

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理论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心即理”,第二个阶段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提出是王阳明人生中的第三个节点。宦官刘瑾被杀后,王阳明的命运就发生了转折,被派到江西庐陵做知县。王阳明既抓教化又有行政能力、刑侦能力,把庐陵治理得很好。

除了歼灭悍匪外,王阳明还做了很多制度建设。比如“十家牌法”,就是保甲连坐。他还举办了一个讲学团,以唤醒人心中的“良知”。在剿匪过程中,王阳明就把他青年时代学的兵法,读的兵书战策,到边境去巡视等那些心得全用上了。这时候他的理论就有了第二个提升,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他认为知和行是一回事,求知的时候,实际就已经开始了行动。知的目的一定是行动,行动最重要,不能把知和行分开。知行合一,强调行动,强调实践。

致良知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提出了“心即理”。进一步讲,心就是“良知”。那为什么叫“致良知”呢?朱熹讲格物致知,格物指从这个物体里去体认外在的天理。王阳明却认为,“格者,正也”,格物的意思是端正它,纠正它。我是要去接触各种的外物和外事,但每一次都是把我的“良知”(纯粹的、端正的本心)投射出去来改正、匡正它,把良知投射到外部世界,给它以价值和标准,而不是通过观察外在物体去体悟天理。

“致良知”就是进一步强调主体性。无论是对待人、对待亲情、对待事物,都是用我这样一种心态,把我主体的意志、主体的价值投射出去,赋予外在事物的价值,这样我这个人就与天地合体合流。我的观念、意志、价值,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现。这就是“致良知”。

天泉证道

“天泉证道”是王阳明一生中的第五大节点。王阳明平定宁王之后就回老家讲学了。在讲学的过程中,王阳明在天泉和他的两大弟子钱德洪和王畿讨论心学理论体系,这两位学生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争论很厉害。王阳明提出了“天泉证道”四句话,实质就是老师和学生切磋过程中,老师对心学理论体系的阐发。

“天泉证道”就是这样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通过这四句话把心学理论整合到了一起。怎么来解释“天泉证道”?钱德洪和王畿两个人在讨论心学体系时,钱德洪就强调:“要在日常切切实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把个人的修养提升上去。”王畿说:“不对,既然天理就在心里,你只要突然地把自己的心的最澄明的这一面有了自觉,你就证道了,用不着一点一滴地积累。”王阳明说:“你们俩的见解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我教学是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种是钱德洪这样的很扎实的人,我就会给他证道需要踏踏实实积累这个解释。王畿属于很有灵性的人,我会给他另一种解释。这两种解释看着表面不一样,实际上都是对的,是因为你们资质不一样。”

广西平叛

王阳明一生最后的功业,就是在广西平定思田和断藤峡的叛乱,是他人生第六大节点,也是他军事奇才的又一次体现。王阳明就在广西把他生命里最后的一点油给耗光了。这又一次体现了他两个特点:一方面打仗,是真的下辣手;另一方面他用人心感动,完全靠“致良知”,和平地解决了一个大乱。临死他就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

这就是王阳明传奇的一生。王阳明形容自己这一生,“我总是在各种的艰难困苦当中,在猜疑当中,在迫害当中,我是怎么保持此心光明呢?这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我要是忧谗畏讥、小肚鸡肠,那我一天也活不了。可是我把自己心态给调整好了,这一切外在的横逆反而不能加害于我。”

心学思想的源头

王阳明的思想不是凭空来的,其源头是孟子。孟子强调主体精神,这和孔子有很大的不同。孔子讲温良恭俭让,作谦退的君子。而孟子是讲“吾善养我浩然之气”,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孟子又讲人性善,天然就是善的,性善在于“四端”,这些都是王阳明思想的源头。

禅宗也是王阳明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源头。佛教里有他力成佛和自力成佛之分。净土宗就是他力成佛,禅宗就是自力成佛。自力成佛就是相信自己,自己觉悟了就是佛。这也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源头。

朱熹同时代的重要论敌——陆象山也讲心学。王阳明学说的近源是陆象山。另外当时还有陈亮,讲文人要重实践、讲功业,也影响了王阳明。到了明朝还有陈白沙、湛若水,则是王阳明的思想前驱。

实际上,从思想史的维度来看王阳明,可以说王阳明心学是理学的自我救赎。儒家只讲日常的行为伦理,不追究生命的根底、本源。所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活着还没了解清楚,管那些死后彼岸世界干吗?佛教传进来之后,儒家因为思想深度不够受到极大的冲击,唐朝有一句话就叫“儒门淡薄,收拾不住”。才智之士不再满足于儒家只讲目前的理论体系了,儒家需要有一个重生,理学由此诞生了。理学借鉴了儒家本来的理论,把《周易》的地位提升,又从佛教和道教吸收了一些东西,主要是佛教,最后综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理学提出了天理,无极而太极,就是世界的本源、道德的本源。

但是这个解释有两大问题,一个就是朱熹说的格物;另一个过于强调天理对于人的指导,人的主体性受到压制。王阳明实际上是对这个壳、这个茧的一个突破,是理学的一个自我救赎,就是由支离到易简。从支离之学到易简之学,就是说很简单,不用一个一个地去弄,你只要把心里的这个良知、正能量,自觉地发挥出来就可以了。

了解王阳明可以由三个层次来讲。第一个层次最简单,讲心、讲良知,良知就是道德,人内心的道德自律。

第二个层次,就是历史文化的层次。作为当时思想解放的潮流,王阳明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性,把人的进取心、执行力释放出来。王阳明心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潮流之下,顺应潮流产生的,并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和历史。

第三个层次,是思想对话的层次。王阳明心学可以和佛学来对话。《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说“心”要超越于具体的事物、现象,既要随时应对这些事物、现象,可是又不要执着、痴迷在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相上。“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一种内在的相通。

王阳明可以与苏格拉底对话。因为苏格拉底特别强调“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世界首先是要认识自己,认识你的内心和精神。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个永远不会穷尽的东西,一个是浩瀚无边的宇宙,一个就是你自己的内心,就是道德律。为什么你的道德是如此规定的,你行为准则是如此?这是永远不可穷尽的一个领域。王阳明的学说跟这个恰好是有一个对接的可能性。

王阳明还可以与黑格尔对话。黑格尔的理论核心就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本来它是客观的,但是在它发展过程中,演化成了人的精神。人的精神,每一个人的心,人的知识自觉,都是绝对精神的呈现。然后再倒过去通过你的心和绝对精神沟通,这就是所谓的黑格尔辩证法。这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也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呼应。

还有,尼采说“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地需要信仰”“意志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的标志”“上帝死了,你自由了!”王阳明的心学和尼采的对话可能更接近、更直接。

还有一种可能是更重要的对话,就是和毛泽东对话。王阳明的人生转折是在贵州龙场,而毛泽东的转折也是在贵州四渡赤水——当然,这只是巧合。毛泽东一生和王阳明有很多“交集”,特别是在思想层面。毛泽东早期文稿中的很多话都是从王阳明心学来的,“个人有无上之价值”“以我立说,乃有起点,有本位”“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等等。

王阳明的学说和他这个人的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所能给予的启发是什么?第一,强调主体,独立思考,发扬主体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第二,广胸怀,高境界,敢于承担,善于承担。第三,思想和能力并重,既有执行力,又有思辨力。王阳明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写过这么一首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意思是说,这些外在的环境,我从来不把它当回事。我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内心的澄明,浮云飘过去了,海阔天空。这就是王阳明内心世界的写照。

我也在此作诗一首,纪念阳明先生:“一生九死倍煎熬,成就良知心气豪。龙场振翮长啸起,留痕万古一羽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