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姜中石, 尤莉莉, 杨思琪, 樊子暄, 刘远立. 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利用情况:基于东中西三省份的需方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3): 1539-1544.,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原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原则
本文引用:姜中石, 尤莉莉, 杨思琪, 樊子暄, 刘远立. 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利用情况:基于东中西三省份的需方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3): 1539-1544.
Zhongshi JIANG, Lili YOU, Siqi YANG, Zixuan FAN, Yuanli LIU. Cre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ealth Records in Residents: a Demand-side Survey in Thre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ese Provinces[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2, 25(13): 1539-1544.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1]。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2]。在《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09〕113号)中,也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关于健康档案的研究更多局限在某个城市或社区内,在全国范围内从需方角度开展跨省份比较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基于2020年这一关键时间点,对我国不同省份的居民健康档案落实情况进行横向检验和比较,以评估我国健康档案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这对进一步改善医药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9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定研究对象,具体抽样方法为: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择1个省份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年评估需方调查",分别为浙江省、山西省、重庆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在山西省、浙江省分别选取经济水平较高和经济水平较低的2个市,重庆市作为直辖市直接纳入,共选取5个市;在每个市随机选取1个区和1个县,在每个区(县)内随机选取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作为调查点。最终,本研究在我国5个市10个区(县)20个调查点开展人群调查。
基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人群,将调查对象分为6类,即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一般人群[3]。其中,一般人群指非其他5类重点人群且不需要特殊管理的个体。在每个区(县)抽取受试者1 010例,包括:0~6岁儿童家长300例(0~3岁儿童家长200例、4~6岁儿童家长100例)、孕产妇100例、≥65岁高血压患者160例和<65岁高血压患者80例、≥65岁糖尿病患者100例和<65岁糖尿病患者50例、≥65岁非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70例,一般人群15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4],结合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结果,由课题组根据6类人员的特点分别设计相应人群的调查问卷。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内容包括:(1)居民的基本情况,如所在省份、就诊机构类型、所在区(县)类型、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人群类别;(2)健康档案建立和利用情况,如是否已建立健康档案(以居民自述已建立健康档案为"已建档")、是否可随时查看个人健康档案(选项包括可随时查看、不能随时查看、从未查看过)、查看健康档案的方式(为多选题,选项包括纸质健康档案、手机、电脑、医生工作站)、居民对健康档案建立与利用的满意度(选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
1.2.2 调查和质控方法 由当地卫生健康委(局)协助招募调查员,经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在正式开展调查前,由课题组对调查员开展统一培训。由调查员手持纸质版问卷拦截患者"面对面"开展问卷调查后统一录入,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问卷经乡级、县级两级质控,剔除质控不合格问卷后补充发放问卷,直至达到样本量。最后给予问卷唯一编码,由问卷公司统一录入并输出数据库。本研究共收回问卷10 213份,其中有效问卷10 067份,问卷有效率为98.5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居民的基本情况 10 067例纳入居民中,来自东部浙江省3 971例(39.45%)、中部山西省4 042例(40.15%)、西部重庆市2 054例(20.40%);男5 184例(51.49%)、女4 883例(48.51%);年龄0~119岁,平均年龄(40.58±29.07)岁;0~6岁儿童家长2 962例(29.42%)、孕产妇1 000例(9.93%)、≥65岁非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701例(6.96%)、≥65岁高血压患者1 591例(15.81%)、<65岁高血压患者804例(7.99%)、≥65岁糖尿病患者1 001例(9.94%)、<65岁糖尿病患者508例(5.05%)、一般人群1 500例(14.90%),见表1。
2.2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 10 067例居民中,9 119例自述已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0.58%。不同省份、区(县)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人群类别的居民建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就诊机构类型的居民建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各类别人群中,0~6岁儿童的建档率为94.09%(2 787/2 962)、孕产妇的建档率为95.60%(956/1 000)、≥65岁非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的建档率为87.87%(616/701)、≥65岁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率为88.87%(1 414/1 591)、<65岁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率为92.91%(747/804)、≥65岁糖尿病患者的建档率为89.41%(895/1 001)、<65岁糖尿病患者的建档率为92.72%(471/508)、一般人群的建档率为82.20%(1 233/1 500),见表2。
2.3 居民健康档案利用情况 8 938例建立了健康档案且填写"是否可随时查看个人健康档案"条目的居民中,67.02%(5 990/8 938)可以随时查看健康档案,12.40%(1 108/8 938)反映不能查看健康档案,20.58%(1 840/8 938)表示从未查看过健康档案。不同省份、区(县)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人群类别的居民查看个人健康档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就诊机构类型的居民查看个人健康档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各类别人群中,0~6岁儿童的健康档案可查看率为88.43%(2 401/2 715)、孕产妇的健康档案可查看率为80.34%(752/936)、≥65岁非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可查看率为49.26%(300/609)、≥65岁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可查看率为49.68%(695/1 399)、<65岁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可查看率为57.12%(417/730)、≥65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可查看率为52.67%(463/879)、<65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可查看率为55.27%(257/465)、一般人群的健康档案可查看率为58.51%(705/1 205),见表3。
5 990例可随时查看健康档案的居民中,查看方式以纸质健康档案居多〔4 538例(75.76%)〕,其次为医生工作站〔1 913例(31.94%)〕、手机〔1 248例(20.83%)〕、电脑〔525例(8.76%)〕,见表4。
2.4 居民对健康档案的满意度 在进行了健康档案建立与利用满意度评价的5 224例居民中,4 352例(83.31%)对健康档案服务表示满意,848例(16.23%)表示一般,24例(0.46%)表示不满意。不同省份、就诊机构类型、区(县)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人群类别的居民对健康档案建立及利用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3.1 健康档案建档率有明显提高 健康档案的建立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起点,自2009年以来,中央和各地方行政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保障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的顺利发展。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的整体健康档案建立率较高,且相较过去几年全国水平有较大提升:从2012年的83.1%[5],到2016年的85.46%[6],逐步上涨至本次调查的90.6%。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受家庭人均月收入、学历、人群类别的影响。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2 001~5 000、5 001~10 000元居民的建档率分别为87.82%、91.54%、92.91%,整体随家庭人均月收入增高而增高,但当家庭人均月收入>10 000元时,建档率为略有下降(为91.19%),可能是因为该群体日常工作安排更为紧张,无暇顾及自身健康问题。相对于低学历者,高学历者建档率可能更高(研究生学历达94.64%),可能是因为高学历人群有更稳定的工作环境、更好的福利待遇,并且有着更强的健康保健意识,因此也更倾向于就医和接受健康管理服务[7]。在各类别人群中,一般人群建档率仅为82.20%,可能是因为特殊人群有更高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对持续的健康管理需求更为明显,而仍处于健康阶段的一般人群则缺乏相应动机进行健康管理。
3.2 健康档案利用率有待提高 虽然建档率有明显增长,但健康档案的利用率仍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为目前我国居民对健康档案的认识水平仍然较低,不了解健康档案对于个人健康的重要性,也因此没有动力查看健康档案[8]。同时,目前医院与社区的健康档案仍然脱节,难以实现共享,导致健康档案"建而未用",把建档变成了一种"形式化"的工作,难以体现其应有的价值[9]。另外,目前我国档案的书写及管理仍不规范,基层医疗单位常以"家庭档案"的方式进行储存,即将家庭中的患者或中老年人当作重点建档对象,但档案管理实践中却存在分类不明确、资料查询较慢、管理杂糅等问题[10]。
调查发现,虽然我国大力开展电子健康档案工作,但目前居民查看健康档案的主要形式依然以纸质健康档案和医生工作站为主,通过手机和电脑查看健康档案的居民比例较低。老年人更习惯通过医生工作站查看健康档案,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获取信息途径更少,且对医生信赖程度更高。学历较高、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通过手机和电脑查看健康档案的比例可能相对也较高,提示电子健康档案的查看对于普通居民仍属于新鲜事物,接受起来存在"门槛",仍需要进一步引导。
3.3 居民健康档案满意度评价 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83.31%)对健康档案的服务提供情况表示满意,无特殊需求的一般人群的满意度达87.94%,而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群体对健康档案整体满意度相对较低,提示目前健康档案对有切实健康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帮助仍有限。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当家庭人均月收入>10 000元时,居民对健康档案的满意度仅为83.96%,原因可能为拥有更高收入的群体对健康关注更高,有更丰富的健康管理需求。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利用情况:基于东中西三省份的需方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