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第一期里,郭敬明组的两个演员郭俊辰和董力表演了《悲伤逆流成河》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遭到老演员李诚儒的犀利批评,说他坐在那看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作品“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忠人义士”,这是“高中生恋爱起哄”的戏码,“年轻人看这些能学到什么东西”?这一番评论不但批评了演员,更把《悲伤逆流成河》的电影和小说批得体无完肤。

我没有看过《悲伤逆流成河》,但听完郭敬明的反驳,我就想看看这部电影,这部在李诚儒眼里是“谈情说爱”,在郭敬明看来是“第一部校园霸凌”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5.9,还没到及格线,不知道“郭敬明”这三个字把评分拉低了多少。我不想评论电影的好坏,我只想说说这部电影对一个我的启发,这个启发远远高于豆瓣上可怜的分数。

豆瓣评分5.4(豆瓣评分只有5.9)(1)

01 孩子的原生家庭,是他生活的底色

电影情节并不复杂,易遥和齐铭是家境天差地别的青梅竹马。易遥父亲不知去向,母亲在靠给人按摩谋生,易遥和妈妈一起承受着弄堂里人们的白眼。齐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境殷实,齐铭在学校也是光环加身,是学校里的校草。有校草就有校花,顾森湘就是校花,她聪明漂亮,和齐铭一样优秀。她还有个双胞胎弟弟顾森西。

这4个人的关系有点不好理,齐铭对易遥好,和顾森湘有点小暧昧,顾森湘喜欢齐铭,顾森西喜欢易遥,可以做一个循环图了。

这4个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阳光下,却是两个世界的人。易遥给人的感觉是压抑,其他3三个就让人感觉到阳光。

易遥很难不压抑,不能说妈妈不爱她,但妈妈的爱层层包裹,呈现给易遥的都是尖刺,易遥是妈妈口中的“赔钱货”,是妈妈痛苦生活的始作俑者;在学校里,易遥是个异类,妈妈不肯给她买新校服,她是所有学生中唯一穿旧校服的人;撞见新转来的同学唐小米被欺负,易遥成为唐小米的泄愤对象,开始遭受校园暴力。

豆瓣评分5.4(豆瓣评分只有5.9)(2)

生活在阳光里的人,和生活在黑暗里的人,注定会渐行渐远,因为白天不懂夜的黑。易遥和齐铭在河边的争吵证明了这一点。齐铭责怪易遥以暴制暴,内心阴暗,身在阳光中,他只看到了易遥给别人施加的暴力,却不曾看到别人给易遥的伤害。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是他生活的底色,易遥的原生家庭是灰暗的,她生活的底色是黑色;齐铭和顾森湘兄妹都有幸福的家庭,父慈母爱,他们的生活底色是明亮的金色。生活在黑暗中的人,看到光亮也不敢去触摸,害怕这突如其来的光明会灼伤自己的双手。

02 黑暗的世界里,哪里留得住光

易遥被无辜传染性病,唐小米得知后大肆宣扬,易遥成了过街老鼠,连齐铭都误解他,只有小太阳顾森西给易遥的生活增加了亮色。他鼓励易遥反抗,带易遥逃课,大胆地向易遥示爱,他的出现,给黑暗中的易遥带来一丝光亮。

易遥的反击让唐小米恼羞成怒,唐小米决定报复易遥,却阴差阳错地报复到顾森湘身上,导致顾森湘意外身亡。易遥却被指控为杀人凶手,齐铭和顾森西都开始远离她,易遥孤立无援,她生命中唯一的那一抹光亮也消失了,她成了被全世界抛弃的人。

豆瓣评分5.4(豆瓣评分只有5.9)(3)

易遥和顾森西

如果没有顾森湘的意外,顾森西的那一抹光,也许会让易遥的人生灿烂起来。但剧情需要,电影需要冲突。毕竟,如果在现实世界里,易遥的身边根本就不会有顾森西,妈妈也不会幡然悔悟,拉起易遥的手跟她说“走,妈带你去看病。”

被校园霸凌的孩子,父母大多和影片前半部分的易遥妈妈一样,无视孩子的需求。易遥本想把自己生病的事情告诉妈妈,被妈妈粗暴无情的打断了。屏幕之外,又有多少被校园霸凌的孩子,像易遥一样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听孩子说几句话,感受下孩子都经历了什么,那么难吗?

有个同学因为个子小,经常被班里的混小子欺负。他家里知道这件事,是因为他的头被打破了,老师把他送到医院,顺便通知了家长。他妈没有安慰他,一直责怪他没出息,他爸忙着跟混小子的家长谈赔偿,看起来很多人围在他身边,但他瘦弱的身躯躺在雪白的病床上显得格外孤单。

豆瓣评分5.4(豆瓣评分只有5.9)(4)

易遥和那些被欺负的人一样,没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没有人想了解他们经历了什么,即使是本该最爱他们的父母。

03 父母是孩子的底气,是孩子的源动力

如果能够改写剧本,我想把《悲伤逆流成河》改编成一部单亲妈妈霸气回击校园霸凌的励志剧。单亲家庭长大的易遥,遭到校园暴力,她回家告诉了朋友一样的妈妈。妈妈一听火气大了,默默拿起祖传的青龙宝剑,不再隐藏自己功夫女王的身份,带着女儿到学校,把施暴者一顿胖揍,从此易遥成了学校里的大姐大……

这样的剧本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曾经看到过一个短片,一个小女孩总是被一个胖女孩欺负,故意推倒她,小女孩把遭遇告诉了爸爸。爸爸听完后愤怒了,你是什么货色,敢欺负我家的宝贝。于是,爸爸开始教女孩反击。终于,在一次文艺汇演上,胖女孩又故技重施,想要绊倒女孩,得到爸爸真传的女孩,一记漂亮的反击,胖女孩摔了个狗啃泥。爸爸情不自禁地鼓掌,其他家长都看呆了。

豆瓣评分5.4(豆瓣评分只有5.9)(5)

视频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父母的支持无疑是孩子对抗暴力的底气和源动力。电影里的易遥,和短片里的小女孩,如果赤手空拳打架,谁都没有胜算战胜对手。但要论底气,小女孩就足了很多,因为爸爸在给她加油打气,还给她进行了技术指导,她无所畏惧了。

堂弟小时候,我叔教育他,“跟别人打架,如果你赢了,回来啥事没有,你把别人打坏了我带人家去医院,如果你打输了,回来我再凑你一顿。”我堂弟成了唐小米那样的人,欺软怕硬,挨揍了不敢说,碰到老实的可劲儿欺负。

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孩子的底气不是打得过欺负他的人,而是不管他怎么样,都能回到家和父母倾诉,有父母替自己撑腰,这才是真正的底气。

04 众口铄金,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在影片最后,易遥被所有人误解是她害死了顾森湘,她受够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决定以死明志,用跳河来控诉。她在河边的那一段控诉,被很多观影群众说是矫情,但那些话确实说明了一种残酷的现象: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没有一片雪花愿意承认雪崩有自己的错。

豆瓣评分5.4(豆瓣评分只有5.9)(6)

“你们没杀过人吧,你们今天,就会知道杀人是什么滋味了”

“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别人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

如果说校园霸凌还有一定的门槛,那网络暴力就是零门槛的犯罪。每个人都藏在屏幕后边,手指动一动,就能发出一串串的字符,反正没人知道你是谁,只有你的文字能被人看到。键盘侠们可以把自己假想成任何人,站在愿意选择的任何道德制高点上,对任何人进行批判、抨击、控诉,甚至恶意的谩骂。

这些人,前一秒还在呼吁尊老爱幼,后一秒就开始诅咒别人,前一秒还在骂人矫情,后一秒就会点上蜡烛。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豆瓣评分5.4(豆瓣评分只有5.9)(7)

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想说什么想做什么易如反掌,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珍惜羽毛,珍惜你说过的每句话,打出去的每个字。在你无法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言论,特别是伤害别人抨击别人的言论,你可能无法制止雪崩,但最起码你可以不做那片雪花

《悲伤逆流成河》让我也反思了很多。作为妈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王者,而不是个青铜。但王者能成为王者,也是从青铜一路升级打怪上去的。孩子是青铜还是王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有没有让他的生活充满阳光,有没有给他义无反顾升级打怪的底气。

悲伤逆流,是因为没有顺流而下的勇气,爱和阳光,才是悲伤的解药。愿悲伤不再逆流,愿霸凌远离校园,愿家庭中没有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