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配像演员中,有不少的优秀名家,如为马连良先生配像的张学津先生、为叶盛兰先生配像的叶少兰等等。

很多老戏迷评价,论配像,最让人叫绝的,就是高宝贤先生为恩师谭富英大师的配像了。

高宝贤音配像(在音配像里看着过瘾的)(1)

盖因谭富英先生天然带着一种洒脱,唱念做表,干脆利落,看似随意,却处处赶在板眼上,妙处难摹。让人惊奇的是,高宝贤配像的几出戏竟然活灵活现,丝毫感觉不出来是在“对口型”,看着好像别的角色都在对,只有他一个人是在真唱一样。看过富英先生本人演出的更说:这俨然就是富英先生在演唱啊!

高宝贤音配像(在音配像里看着过瘾的)(2)

高宝贤先生,他绝对是整个音配像工程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由于追摹谭富英先生多年,功夫比旁人下得深,更重要的是,在配像这件事情上下的功夫深,所以他配演的谭富英,每个角色真是活灵活现,至为传神。在所有音配像里,看下来觉着过瘾的,高宝贤先生首当其冲。

高先生为恩师配了多少部戏呢?我认认真真地统计,可能还没数清楚,大概这些吧,哪位先生能够补正,真真地感谢您了。

下面是高先生配戏的剧目: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 :谭富英 张君秋 裘盛戎(高宝贤 董翠娜裘少戎)

玉堂春:张君秋 姜妙香 雷喜福(张萍 刘雪涛 高宝贤)

武家坡·算粮·大登殿 :谭富英 张君秋 李多奎(高宝贤 王蓉蓉 兰文云)

打渔杀家 :谭富英 张君秋 慈少泉(高宝贤 赵秀君 马增寿)

将相和 :谭富英 裘盛戎(高宝贤 裘少戎)

楚宫恨 :张君秋 谭富英 刘雪涛(张萍 高宝贤 刘雪涛)

赵氏孤儿 :马连良 张君秋 裘盛戎 谭富英(张学津 王蓉蓉 高宝贤 裘少戎)

十道本: 马连良 谭富英(张学津 高宝贤)

状元媒 :张君秋 马连良 谭富英 刘雪涛(董翠娜 张学津 高宝贤 刘雪涛)

除三害:谭富英 裘盛戎(高宝贤 吴钰璋)

秦香莲:张君秋 裘盛戎 马连良 谭富英 李多奎 马富禄(张萍 张学津 孟广禄 高宝贤 蓝文云 马幼禄)

不过,从他录像上那一脸的皱纹和开始微驼的腰背,可以想见斯人老矣。后来,谭富英的戏逐渐成了谭元寿配了,虽然说子承父业名正言顺,但一配出来———高下立判吧。

这音配像真的不是闹着玩的,没有深厚的功力孰能举重若轻?

高宝贤音配像(在音配像里看着过瘾的)(3)

李陵碑

自新中国建立前,高先生就参加新“谭派”艺术创始人谭富英先生的剧团,1954年与马长礼同日正式拜谭先生为师,成为首开山门的大弟子。20多年一直紧随乃师身边,师徒关系甚佳,深得“谭派”真传。

高宝贤音配像(在音配像里看着过瘾的)(4)

龙凤呈祥

1957年谭先生与张君秋先生联合建成北京京剧团后,他不仅成为师傅的助演,而且常代替师傅与张先生合演《红鬃烈马》、《打渔杀家》、《楚宫恨》等戏,以及由他主演的《定军山》等,颇具谭派风范。与裘盛戎先生唱的《李七长亭》、跟李多奎先生唱的《太君辞朝》,尤其是跟谭富英先生唱的《朱砂痣》、《定军山》,都可称工力悉敌、珠联璧合。

高宝贤音配像(在音配像里看着过瘾的)(5)

高老先生家里有棵大枣树,夏天结满了枣,高老一手拿着竿子,一手扶着树,欲上去摘枣,没想到爬到半高处,一失手,滑到地上,地下正好有根棍子,高先生一脚就踩在上面,滑了个大跟头。就这一下,摔成中风导致瘫痪。后来竟至卧床不起。,没多久便去世了。就这么他默默地走了,一个二流演员,带着一身的好玩意儿,无声无息的,走了。

2004年,高先生因病于4月7日逝世,享年77岁。

戏迷老观众眼中的谭门大佬,带着一身的好玩意儿,无声无息的,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