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如果岁月可回头》等一系列优秀电视剧上映,都很精彩,但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后,立马看到了差距。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1)

贾静雯主演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带我们探讨,我们是要声讨恶这件事,还是在声讨恶人。

1、伤害的与被伤害的

贾静雯饰演的宋乔安新闻台编辑主管,儿子在两年前因为李晓明杀人案罹难,儿子遇害那天,她带着儿子去影院,因为接了同事电话离开的她逃过一劫,所以她一直自责,走不出儿子被害的阴影。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2)

日益封闭的她和丈夫的关系越来越僵,但这个时候发现自己女儿日渐失控,逼得宋乔安和丈夫开始重新检视自己。

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因为哥哥的阴影大学不敢读,躲在家里,被妈妈拉出来改了名字后去到新闻频道,很巧的是,她的顶头上司是宋乔安。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3)

她小心翼翼的活着,但是李晓明的突然被枪决还是让她和家人受到了关注,她指责新闻在杀人,宋乔平说那我的儿子就没有活的权利吗?

灾难发生了,不管是遇害者还是施害者的家人都是受害者,所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大家都有道理,但坏事就是发生了。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4)

纽世安慰化名李大芝的李晓文说:我们都是好人,但事情就是发生了。

2、圣人与恶人

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吴慷仁饰),在李晓明死刑定案之后,仍想要了解其犯罪动机,锲而不舍的他,开启了众人命运的连结。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5)

看到为了坏人陈昌、李晓明到处奔走的王赦,剧中王赦的妻子、岳父等都不理解他,甚至看剧的观众也会觉得他太圣人,完全不现实。

可当王赦的妻子意外流产时,他被生活打败,开始不接这种社会案件,而是服务于有钱人的时候,观众很难受,好像突然明白了王赦存在的意义。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6)

王赦坚持为陈昌、李晓明等变化是因为他想求一个真相,他只是想寻找真实,找到事情发生的根源,以杜绝新的悲剧发生,坚持正义和真理真的很难,但是他不管多难都在坚持。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7)

正如宋乔平妹夫说的,引发悲剧的不单纯是精神疾病,还有可能是贫穷、失业、霸凌等社会问题,人性很多面,每个人在做的事情都是基于自己想做对的事。

3、恶的背后

站在被害人的角度,李大芝和自己的父母可以被原谅吗?当然不能,李晓明让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或者是儿子女儿,或者是家庭主力,这些家庭的创伤是一辈子的痛。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8)

但是镜头给了李大芝,以及她的父母。

李晓明的母亲时候,没有人花二十年的时间想培养一个杀人犯——他们比任何人都不想自己的儿子是杀人犯。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9)

所以事情发生后他们一家人崩溃了,父亲用两年的时间酗酒无所事事,母亲戴着口罩终年不见阳光的卖东西维持生计,李晓文也永远低头走路不敢看任何人。

可是啊!除了是杀人犯李晓明的亲属这件事,他们并没做错什么,甚至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是李晓明事件的被害者。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10)

他们有没有权利走出伤痛,好好活着?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命题。

4、真相是什么

真相就像碎片一样散落在四处,从来不肯让我们看到它完整的面目。当我们所找到的东西不是真相的时候,真相会向我们发出琐碎又细微的信号,那就是怀疑。

但大部分时候我们被事情的表象带偏,围观者会根据被裁剪后的信息,基于自己的认知去打击去伤害。让事情被舆论所裹挟,站在正义的制高点秒杀一切,当事人则没了发声的余地。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11)

所以人们说网上的碎片化信息让人有“健忘症”和“娱乐至上”的情绪,上一秒义愤滔天的群众下一秒即将被肤浅的娱乐消息吸引注意;多一点中立的立场,多一个看事物的角度,我们才能避免不自知的做恶。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媒体职业道德的探讨,有对事情多面的审视,甚至它考虑权力和金钱能否随意抹掉或支配媒体的声音,这真的很少见。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改变自己(看我们与恶的距离)(12)

看完这部剧,有点懂了哪句韩剧在稳中求变,台湾剧在爆发式突变,我们的剧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演技超A,甚至每个演员都可圈可点,是部值得二刷的电视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