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明》有感
刘九贺
在诸多有关清明的古诗中,我特别欣赏宋人高菊磵这首《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读后深有所感。这是一篇现实主义作品,很有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能有如此高见,难能可贵。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应该说是很精到的,层层深入,由景到情,由事到理,精练的语言,朴实无华。一幅清明祭扫图景形象生动地映入我们的眼帘,人物形象与心理活动历历在目。情景交融,十分感人,所涵哲理,令人叹服。
清明祭扫,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诗的第四、第六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反差很大,似有所嗔。其实我认为,不能苛求后人终日以泪洗面,永远浸沉在悲哀之中。
结尾两句道出全诗的中心思想,把生死看得唯物些,现实点。我认为得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晚生后辈要尊老敬老,对长辈厚养薄葬。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者,要从道德和法律等多方面认真加以解决。“活着不孝,死了乱叫”、“花钱买好看”、丧事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一定要改,移风易俗。在这方面,杨绛先生坚持实现了钱钟书先生的遗愿,丧事从简,在医院告别室十几个至亲好友为他送行,没有挽联,没有鲜花,没有哀乐,不留骨灰。更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对钱老的敬意,精神境界之高,连丧事皆可成为世人的楷模,实在令人敬仰。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位老年人,都要把生老病死看成是自然法则,“如果一个老年人活了一辈子还不知道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那么他肯定是一个非常可怜的老糊涂!”(西塞罗)
善待人生吧 ,好自为之,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乐观向上,老有所为。
—————
【作者简介】
刘九贺,男,1960年专科班文三班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调到滦县一中任教, 1963年3月调到滦县文教局工作。
1987年当选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3年调到唐山市文联任副主席。1992年被河北省评为体育工作先进个人,1995年被唐山市委宣传部授予先进宣传工作者。
河北作协会员,作品有《闲云傍山飞》《祥和斋随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