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法制报  12月17日,迎着浓雾,杭州市内河地方海事处二中队班长刘明就早早地来到单位屁股还没坐热,他就被同事一把拉住:“今天又是一场大战,靠你了”这位3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执法第一线的“水上疏堵者”二话不说,迅速出艇前往锚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历史上最感动的生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历史上最感动的生日(他在风中站了17个小时)

历史上最感动的生日

来源:浙江法制报

  12月17日,迎着浓雾,杭州市内河地方海事处二中队班长刘明就早早地来到单位。屁股还没坐热,他就被同事一把拉住:“今天又是一场大战,靠你了!”这位3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执法第一线的“水上疏堵者”二话不说,迅速出艇前往锚地。

  这段时间,受到天气影响,京杭运河水位低的情况有些严重。像往常,京杭运河杭州段正常水位在1.3米左右,如今却只有1.1米,再加上三堡二线船闸于11月3日开始停闸大修,所有的船舶只能通过一线船闸进出。

  船舶过闸能力减弱,船只却只增不减。特别是杭州地铁、亚运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杭州港每天都有大量的渣土泥浆船舶进出,航道的通航压力明显增加。17日这一天,京杭运河武林头至雅雀漾锚地航段,就有800艘船舶等待通航。

  由于王家庄锚地至余杭武林头水域停船较多,进出船舶相遇时,双向航道逐渐受阻,里面的船出不来,外面的船进不去。想要疏堵,首先必须在拥挤的船舶中腾出一条航道,但船舶体积大、速度慢,想成功疏通出一条航道,并非易事。

  凭借多年的经验,刘明一到现场后迅速找到了拥堵点,并根据船舶大小、船间距、水位深浅等,疏导反向加塞的船舶。10点半,他和同事配合默契,成功打出了一条通道来,王家庄锚地的船舶开始逐步单向放行。

  当天下午,杭州开始降温,水上温度更低。刘明一边抽空吃着同事送来的盒饭,一边指挥着现场的船舶通行。每过一艘船,他就会叮嘱一句:“往这边开!那边水浅,万一疏通过程中再有船搁浅,后果可就严重了。”风越来越大,他的声音也越来越沙哑,但却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晚上8点,刘明已在船上待了整整12个小时,晚饭照常是盒饭。此时气温更低,雨也越下越大,可他却很高兴:“接下来一个星期雨水,可以缓解当前水位低的状况,有利于船舶通航。”

  除了像刘明这样的进行现场秩序管理的一线执法人员,还有通过截面系统进行非现场监管的执法人员,他们利用船舶热力图、船舶密度检测等手段,配合视频监控,实时监测船舶拥堵点。通过大伙儿的共同努力,晚上10点,约300艘船舶从王家庄锚地,单向驶入杭州市区段方向。

  夜已深,刘明和同事还在风中继续“战斗”着,等待剩下100多艘船舶驶入,彻底打通“肠梗阻”水域,逐步恢复双向通行,保障通航水域畅通。大伙儿聊起来才知道,17日这一天,竟然还是刘明的52岁生日。而当天,为了工作,他在寒风中站了17个小时。

  “这个生日注定要在船上过啦!”刘明笑着说,虽然辛苦,但收到了不少船老大的点赞,加上周围还有这么多一起奋战的同事,“我觉得这是我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