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撑,但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发生、被动退场、重登舞台的曲折历程近年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对于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逐渐增大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国家强国建设中的新课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征文世界各国工匠精神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工匠精神重塑的启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征文世界各国工匠精神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工匠精神重塑的启示
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撑,但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发生、被动退场、重登舞台的曲折历程。近年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对于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逐渐增大。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国家强国建设中的新课题。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内涵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对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在当代,工匠精神指的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承载着民族内涵和时代内涵的中国工匠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驱动力和引领力。
一方面,工匠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宝贵精神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模精神的发展演进本身也证明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均能创造社会财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加突出了精神生产的价值。“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匠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人们对工匠劳动观念认知不断解放、工匠劳动价值评价不断提高以及工匠传统影响不断外化的历史渐进过程。放眼整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皆具有不同的工匠精神内涵,而这些不同特色的工匠精神背后隐藏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原因,研究国外工匠精神可为我国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各国工匠精神的特点与成因
(一)德国工匠精神——精益
德国的工匠精神是制造业崛起的法宝,它信奉标准主义、专注主义和实用主义,“专注、精致、谨慎”是德国工匠精神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德国的工匠精神扎根于德国人的哲学思维方式、文化基因、宗教伦理、美学理论的发展等方面,其最初起源于宗教精神,即基督教的新教伦理,如今德国工匠精神是长期历史进程中文化、制度、经济、社会、教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文化要素包括宗教伦理、民族性格、企业文化、工程师文化等。第二,德国的联邦政府发挥重要的引导职能。为保障制造质量,制定了严格、完善的行业标准。这类行业标准达三万多项,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三,经济要素指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第四,社会要素主要是工匠在德国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收入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五,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教育有直接关系。德国对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是“学徒制”,这是德国工匠精神传承的基本模式,加之“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为工匠精神守正创新搭建了广阔舞台。
(二)日本工匠精神——执着
日本的工匠精神也被称为“匠人精神”,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秋山利辉的著作中,他指出匠人精神就是“执着”,即对事情不放弃的态度。现如今“日本制造”的高级工匠也源于其匠人研究制度,并吸收了日本的“家文化”“终身雇佣制”“有序竞争”等“养分”,它的形成同样有着其文化传统(独特的职人文化)、经济社会制度、企业制度、教育制度等多个层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二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决策实行诱导;三是日本独具特色的日式企业制度,以大企业为中心,提倡“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制”;四是系列化的企业关系、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方式、严格的行业标准与管理规定以及“市场导向型”的职业教育制度。
(三)美国工匠精神——进取
美国秉持着发明创新与价值发现的工匠精神,创新、实用主义和标准化是美国工匠精神的三个重要内涵。美国多元的移民文化、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等均促进了其特有的工匠精神的形成,自由开放的环境让美国人可以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创造,思想上大胆创新,行动上求真务实,求实、求准、求效的工匠精神渐渐地融入具体的职业活动中。美国工匠精神的基础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单轨制。综合中学的建立是美国单轨制教育形成的标志,它兼具升学和就业双重职能,能够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这种校企合作是美国工匠精神的重要培育路径。
(四)意大利工匠精神——人文
意大利的工匠精神集中体现在制衣、制鞋、设计、手工艺等行业。其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现代工业化生产中摒弃工业化的简单复制,尊崇个体的审美情趣,意大利通过工匠的手与心,体现对人和物的高度尊重。意大利的工匠精神深深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并在政府的政策中得到延续并放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较为落后的意大利政府规定,凡属资本和劳动所得及独立劳动所得均给予减税或免税,这对于工艺性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得以保留,从而形成了传统手工艺与当今时装之间的连续性。
(五)瑞士工匠精神——实践
瑞士的工匠精神在于注重实践、坚定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瑞士工匠精神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其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瑞士有超过半数的初中毕业生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职业学校不只是教授技能,同样看重提升学徒人文素养,主要针对学徒进行内心的塑造和品质的锤炼。欧洲新教伦理观是培育瑞士工匠精神的理念先导,瑞士宏观管理体制是培育瑞士工匠精神的坚实基础。瑞士联邦政府、州政府与行业组织建立的管理委员会以及职业学校等教学合作机构组成的三方协作机制,使瑞士学徒制展现出了培育学徒的高效性,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严谨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学徒。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以及瑞士的工匠精神形成过程与其本国的国情、历史、制度、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工匠精神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而成,之所以传承至今,在于国家、政府、企业、学校等社会各层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价值理念、管理体制、教育体系等保障,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匠文化体系。
三、弘扬工匠精神面临的问题
中国工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绩,点缀着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工匠精神更是自古有之,以“农与工肆之人”代表墨子和“工匠祖师”公输般所诠释的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精湛绝伦的技术造诣、德艺兼修的职业信仰、尽忠奉献的敬业精神为表征的“般墨精神”等即是明证。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变成了从事制造、生产、服务活动的最终目的,功利取向的价值观及工匠地位的没落,使得我国的工匠精神开始缺失。这种缺失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职业认同感有待加强。职业认同感,是个体对他人或群体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看法。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导致技术工人就业吸引力不强,技术传承断层现象严重,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工人这一职业缺乏正确的职业认同感,缺乏重视和尊重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
二是企业管理制度有待提升。某些企业在利益驱使下只追求短平快发展,忽视了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管理方式的重要性,生产过程中缺乏对产品的打磨和细节的认知。这些思维意识导致了工匠文化的缺失。此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问题逐渐显现,例如工人薪酬待遇不合理,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职业发展机会不均,这些问题不仅导致技术工人短缺从而影响企业创新,而且阻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三是市场竞争秩序有待稳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偷工减料、假冒伪劣、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频现,严重影响市场秩序。
四是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尽管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校企协同机制不健全,学校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不匹配,难以培育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四、培育工匠精神的启示与建议
从各国的工匠精神的特点与成因可以看到,工匠精神的发展并没有固定范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受时代、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立足于当今中国的文化、社会与经济多方面。
重视传统文化,重塑职业价值认同。中国工匠精神的塑造需要立足于中国自己的工匠文化。从我国悠长的历史文化基因中挖掘利于工匠精神形成的先导性理念,加以倡导,形成影响人类生产实践行为的文化观念,从而改变近现代对劳心者与劳力者社会地位的片面认识,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现实,塑造出具有民族韵味、体现中国特点的工匠精神。为营造重视和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应增强对技术工人的职业价值认同感,在企业和相关行业内组织相应的技能大赛、评定专业职称等活动,提升工匠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将有形物质激励与无形精神引领有机结合,使工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同时提高社会对工人职业的认同度。
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中国工匠精神的发扬需要扎根于合适的经济社会土壤。当代中国,大国工匠的培育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坊式的师徒制培养方式,现代企业和公司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更是“大国制造”的主要生产基地。做到“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相结合,保持市场的有效竞争,保持企业创新、精益求精提高产品质量的外在推动力,并充分发挥银行系统的资金配置功能,构建有利于企业制造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营造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的经济环境。
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中国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依托于全面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办学主体的多元化,赋予办学主体更多的自主权,政府在用人信息、学校评估考核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鼓励各行业协会与企业创办职业学校,培养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由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综合成本,并配套完善合同管理、基金化管理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制度保障、经济保障,从而以制度化、规模化的培养方式来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
(作者:唐鑛 卢衍江 刘华,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