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伙(指旧社会混混儿们盘踞的房子、据点)长期养着一群闲人,必须设法开辟生财之道,以资维持。

混混儿善于巧立名目,沾名钓誉。有的更是无所不为,无恶不作,无所不用其极。其手段虽不同,目的都是不择手段,敛财致富,以图名利双收。

01 开赌局

开赌局是最普通的方法,只要有宽阔地方,赌徒很容易聚集起来。

锅伙选强梁的混混儿作局头,找些打手相助,立时成局,其中以押宝、推牌九、摇滩(一种赌博游戏。分么、二、三、四四门。把骰子四粒放入容器中摇动,开时,总计点数而除以四,除尽无余为四,有余则看余数多少而为么、二、三,赌博者按门下注,中的人得彩三倍。)获利最多。

每日所抽的头钱以千百吊计,除一部分给执事人外,尚有一大笔收入,便不愁吃喝。

开赌局要对官方人随时应酬,年节还得打点一番,即可平安无事;遇有搅局的,打手们自己可以应付。

生财之道各有不同的句子(生财之道各有不同)(1)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 抄手拿佣

一年四季,天津城厢一带需用青菜瓜果甚多,都来自四乡和外县。

乡民运货来到天津,在沿河一带及繁华地段出售,自由成交,并无任何花销。

附近的混混儿就出头把持行市,硬要全数交给他们经手过秤,转卖给行贩,成交后向双方取佣。

初时当然无人听从,他们便用武力解决,打翻几个,不怕你不俯首贴耳。

当年天津西头老老店是大批瓜菜总汇点,混混儿们不知经过几次恶战,伤亡了多少人,才奠定根基。

03 鱼锅伙

无论西河、北河的河鲜和海河的鱼虾蟹,由船运到天津必须卸在鱼锅伙里,由混混儿开秤定行市,卖给全津的大行贩,他们从中得佣钱。

河东水西有不少的鱼锅伙把持、分有疆界,各占一方,其中以陈家沟子、河北梁嘴子、邵家足子几处为巨头,而李家、赵家、邵家是其中最大的。

04 把持粮栈

一般粮行豆店代客买卖是官方许可的正式行商,锅伙这般人也可以在村边料峭的地方,以武力把持,和上述是同样性质。

05 开脚行

脚行表面上是替行栈客商起卸运输的承揽人,有定价,行规但要价极高,却以极低的代价叫其他劳动者搬运,从中赚取差价。

劳动者所挣来的工钱仅能糊口,混混儿所得却超过其若干倍,他们各划地盘,互不侵犯,管装不管卸;

如兼管卸货,须另给当地脚行一笔费用,名为“过肩儿钱”,若违犯行规,便是一场斗殴。

生财之道各有不同的句子(生财之道各有不同)(2)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6 摆渡

当年各河桥梁不多,每隔一个地段必有摆渡口,渡口撑船的也是混混儿们把持。

有的一家独揽,有的两三家合作,每人过河一次虽付一文钱,而一日所得为数也颇可观。

07 拦河取税

在河中拦一道大绳不令船只渡过,派有专人把守,船经过时给他一笔钱,方能撤绳放行通过,违者立即被打。

当年有几句民谣,“打一套,又一套,陈家沟子娘娘庙,小船要五百,大船要一吊”,即指此事。

08 立私炉

天津南关外二三十里,原是一片荒凉地带,出南门便是荒草水坑。

混混儿在那里私立铸钱炉,用带砂子的质量较次的黄铜铸钱。所铸一般都是光绪钱,其薄如纸,入水不沉,名为“水上漂”;

这些钱私运入城,每三四吊换正式制钱一吊,他们从中渔利。商人把私钱买到手中,混在正式制钱中使用。

这些行业都和府县衙门差役有勾结,平日供奉,三节送礼,应酬周到。

常言说“民不举,官不究”,下边无人告发,上边乐得糊涂,双方勾搭早成公开秘密。

若遇事情闹到不可开交,官厅少不得做做样子,派官兵捉拿,抓几个平日应酬不到的混混儿抓来充数。

混混儿们也知进退,临时收场,候风声平定,继续再干。

混混儿人到中年,自知平日所为不循正规,而且危险万分,遇有机会,便另寻长久之计,干一些别的营生。

生财之道各有不同的句子(生财之道各有不同)(3)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9 开娼窑

开娼窑虽非正当营业,但当时官方许可,开个班子或妓馆,也能每日钱来伸手,饭来张口,无事时提笼架鸟,听评书,斗纸牌、澡堂子、酒馆里能消磨时光,有的结交官绅,得些意外之财。

驰名八十年的天宝班便是个典型。

天宝班的女班主小李妈原是西乡人,来到天津,初在振德店大盐商绰号“黄三大王”家中当女仆,后来结识了县衙班头陶庆增,二人在侯家后开了个班子,招来不少巨绅富贾大官。

二人借此作了不少的卖官鬻爵、斡旋官司的生意,发了大财,庚子后挪到南市华楼旁。陶庆增死后,全仗女班主一人支持应付。

民国后的北洋军阀曹馄、张作霖每到天津,必到天宝班盘桓时日,于是买卖更是兴隆,谋官求差的人甘愿拜在门下认子认孙,作为升官得职的捷径。

当年已被撒职的警察厅长丁振芝即走她的门路,结识张作霖,二次复职,当上了全省警务处长。

10 开小押

小押当铺没有字号,暗中营业,当本比一般当铺大,利息十分高,10天为满,不赎将物折本。当时预扣1个月的利息,当1品只给950文,合5分利,有的比5分利还重。

11 滚利盘剥

他们放利息:有不少的方式,有的按月取息,普通的3分利、4分利:有的叫转子钱,借钱人写12个条子,1年还清,借10吊每月还1吊;或按日归还,借10吊每天还100文,120日为满,名为“印子钱”。

还有更可怕可恶是滚子钱、赘儿把、蹦蹦钱等,不外将息作本,息上如息,一经上套,便还不清。

这类钱没有期限,借钱的多半系富家不成材的子弟,滚上些年,势必将房产地业尽数滚到债主手中为止,借钱人只落得家产尽绝,最后仍然不能偿清。

其实初借时为数无多,经过几个月,本利合起,便成千上万。

更有所谓“见面利”,不论日限,见面即讨利钱,逼得负债人走投无路,惟有自杀。苦主无法伸冤,他们却逍遥法外,即便告状到官也难受理。

生财之道各有不同的句子(生财之道各有不同)(4)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 开落子馆

按天津传统的行规,一个落子馆统辖若干高等妓馆,所属的妓女能唱的皆尽义务给落子馆唱曲,分文不给。

落子馆所得票价全数归馆主。馆主对于妓馆妓女有保护责任,故此没有强大势力和关系网的绝对干不了这行。

当年侯家后有水顺、东水顺、天泉等数家,肉市口有金华,紫竹林有晴云几家。

庚子后,旧日租借地有同庆、中华两家落子馆崛起。繁华地带移到三不管时,始有华乐、权乐群英、庆云几家落子馆依次出现,至今尚有些旧名犹存的。

混混儿中也有些庸庸碌碌,到老寻不着生财之道,困饿而死的。

有的闯祸之后,不敢投案,或无法应付,便抛井离乡远走高飞到异地逃避,大多是出门到东三省谋生,一旦闯出山海关以外,便没人追捕。

他们到关外十之八九是开娼窑,此外便是开赌局,或者投军当兵。这都是走投无路中的一线生机。

锅伙碰到死对头袁世凯

庚子年(1900年),义和团勃兴,虽然短短几个月,却把锅伙遮盖下去,不敢活跃,及至八国联军破城,地方官逃走,洋兵掌握地方政权,他们更不敢出头露面。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洋兵退出,政权收回,袁世凯做了直隶总督,袁年少随父亲袁甲三在津候补时,颇知天津风俗,深恨混混儿这类人。

他到任不久,就下令严打,一经捉获,即诬为海盗送往营务处正法,当时杀死了混混无数。

生财之道各有不同的句子(生财之道各有不同)(5)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混混儿们知道这位混世魔王不易应付,为了保全脑袋,只得敛迹销声,无形解散,再不敢故态复萌。

从此锅伙的组织,混混儿的名称成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