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靳东、闫妮、黄志忠等领衔主演的都市大剧《突围》正在热播中,这部剧播出之后反响不一,作为曾经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姊妹篇,这部剧可是让观众期待已久。

为什么每次成功的都是黄毛(一头卷毛成差评主因)(1)

剧集原名是《人民的财产》,故事也转向了国企内部的问题,讲述的是作为中福集团干部的齐本安,临危受命担任京州中福的一把手,由此也引出了集团内部的腐败问题,五亿资金的失踪,让本就处于转型困境的企业风声鹤唳,一场反腐败斗争正在进行中。

说实话,剧集改名之后,确实差了那么一点感觉,如今剧集播出接近一半,却没能掀起一场热度狂潮,由此来看,《突围》实际上算是一部不太成功的作品。甚至于因为其中京州市委书记吕德光的一头小卷毛,就有观众给剧集差评。

为什么每次成功的都是黄毛(一头卷毛成差评主因)(2)

观众给出差评的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这一头小卷毛有点过于时尚,不符合人物设定。观众基于对李达康人物的印象,不自觉地拿两个人物做对比,一下子心中有了落差,越发觉得吕德光人物形象不行。

为什么每次成功的都是黄毛(一头卷毛成差评主因)(3)

因一头小卷毛得到观众的差评,《突围》真的冤吗?说冤也有点冤,说不冤也不行,一部剧的人物形象就是从外貌形象到人物设定展示出来的,不符合人物基本特征的要素,观众自然不满意。

为什么每次成功的都是黄毛(一头卷毛成差评主因)(4)

实际上,观众看到吕德光这个人物,对他的感官并不是多好,通过一些剧情还认为他有问题呢。就如同李学习跟他汇报了一下五亿资金的情况,他的表情让人觉得他是幕后黑手的感觉。事实是,这个人物是通过换脸得以呈现的,让人看起来不自然才是正常的。

卷毛问题也仅仅只是一个小问题,《突围》真正的“失败”,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一部拍了六十集的电视剧,删成四十多集播出,其中的缘由懂的都懂。它给观众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有一大堆。

为什么每次成功的都是黄毛(一头卷毛成差评主因)(5)

强大的演员阵容不是一部剧的根本保证,核心永远都是剧情。这部剧有靳东、闫妮等中生代青年演员加上一众老戏骨的联袂主演,演技上自然是不差的,差的就是和人物的贴合度达不达得到观众的要求了。

齐本安、石红杏、林满江等一众国企高层的人物形象,在演员的饰演下,观众意见是颇多的,没有演出那种该有的气质和符合人物行为的特征,让人不相信人物的背景设定,闫妮饰演的石红杏更是被吐槽不已,认为其把国企高层当成了佟掌柜来演。这种情况下,观众当然是不喜欢的。

为什么每次成功的都是黄毛(一头卷毛成差评主因)(6)

这仅仅只是第一个问题,在故事的呈现上,这部剧也没有做好。别人都是一口一口地吃饭,这剧是一粒一粒地吃,不是表扬它精细,而是说它把故事过于复杂化了,前面的剧集中,不断的来回切换各种人物的交流,导致观众的感官非常的差劲,故事进展零散化,表面化,导致节奏拖得非常之缓慢。

当然,在配音方面,这部剧也是一个大问题,大规模的修改台词,一些需要重新配音的部分过于明显,人物口型和声音对不上,而这部分配音又比较突出,让人出戏。

为什么每次成功的都是黄毛(一头卷毛成差评主因)(7)

问题是真的不少,挤在一起就让整部剧的质量处于一个并不是很好的水平。《突围》作为一部积压剧,还有受到演员的连累,本就播出不易,可需要修补的地方太多,也导致了总体水平达不到观众的期望,和《人民的名义》相差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