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准确、平实、形象生动、简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干货小学阅读说明文的要点与提示)

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准确、平实、形象生动、简明。

二、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三、说明的顺序

1.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2. 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3. 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有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典型题例】文章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食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达,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四、常见的说明方法(均为三个字)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分类别 下定义 摹状貌 作诠释 打比方

列数字 列图表 引资料

2.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4)作比较:把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

(5)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6)打比方:将 比作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

(7)摹状貌:对事物 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8)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9)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引资料:引资料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 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② 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③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的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加点的字……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4.【典型题例】加点字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1)加点的字……不可以替换。(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5)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这一特点。

6.【典型题例】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六、说明文

1.结合说明方法谈写法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的……的特点(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准确、平实、形象生动、简明

2.结合修辞手法谈写法分析

这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写法分析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七、说明语段的作用

开头:引出下文、引出说明对象。

中间段:承上启下、

结尾段:总结全文/前文。

八、事物的特点一般在段中找,抓住句号或分号,或者在每段的开头和结尾。

一般用首先、其次、最后等。

记叙文答题技巧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1. 题目扩展法。

2. 要素归纳法。

二、文章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

1、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事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

16文章写作特点

17人称

18细节描写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19结构 总分 总分总 分总

20.记叙文中人物的品质。坚持不懈、高尚、善良、有爱心、教育有方、执着。

21.翻译句子:对每一个字进行解释,然后联句成段。

22.引号:直接引用 着重强调 特殊含义(引申、讽刺)

23.破折号: 声音延续 解释说明 意思转折

24.省略号: 引文的省略 内容的省略 说话断断续续

作文

1. 小学阶段所有作文一定要写事情。

2. 抓住写作对象的外貌和语言进行描写。

3. 重点要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感受等。

4. 结尾处点明主题,如这件事或这个人使自己感动、使自己难忘,他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团结友爱等品质来写。

词语分类

ABBC:不了了之 自欺欺人 上医医国 言人人殊

AABB: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AABC:高高在上 空空如也 生生不息 津津有味

ABCC:来势汹汹 想入非非 千里迢迢 风尘仆仆

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典故: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指鹿为马 图穷匕见

近义词: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千辛万苦 改朝换代

反义词:南来北往 凶多吉少 喜新厌旧 优胜劣汰 舍近求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