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好色的皇帝不少,因为女人而导致国家衰败甚至灭亡的皇帝也还是有一些的;但是不爱江山爱美人到直接出家当和尚的皇帝,还真的只有一个,这个皇帝也还算是颇有帝王之姿,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一个不该遇到的女人的话,他在历史上的名气绝对不小。

清朝最具乐观心态的皇帝:清朝第一个进关的皇帝(1)

这个皇帝就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清朝第三个皇帝;不过他这个皇帝之位来得有点悬,由于皇太极的仓促死亡,并没有立下继任者,在当时最有资格竞争帝王之位的是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两人手中权势都相当显赫。

双方相持日久,如果继续下去,肯定对满清统治不利,说不定严重些还会导致分裂;但当时的满人思维和汉人不一样,如果是汉人皇室发生这样的事情,要么就是拼得你死我活,最后一块玩完;要么就是直接分裂,而绝不会选第三种解决方式;但是多尔衮偏偏就选了第三种方式,那就是议定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而豪格也同意由弟弟继位。

清朝最具乐观心态的皇帝:清朝第一个进关的皇帝(2)

这个福临,就是顺治皇帝了,本来怎么都轮不到他的,却从天而降得到了别人都梦寐以求的皇帝之位;但是由于刚即位的顺治皇帝年纪太小,便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因此顺治皇帝就成了第一个入关的清朝皇帝了,几乎等同于开国皇帝。

清兵入关七年之后,多尔衮因为出塞射猎,死于滦河,顺治皇帝提前亲政。顺治皇帝掌权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剪除多尔衮的势力,在多尔衮死了两个月以后,顺治皇帝下令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可见顺治皇帝内心是多么恨多尔衮,这其中的缘由么,野史猜测颇多,但绝大部分猜测都指向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

清朝最具乐观心态的皇帝:清朝第一个进关的皇帝(3)

之后年轻的顺治皇帝要面对的是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顺治皇帝充分展现明君之姿,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公元1657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清朝最具乐观心态的皇帝:清朝第一个进关的皇帝(4)

而且顺治皇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直至公元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可以说,康乾盛世的辉煌,有一大半是建立在年轻的顺治皇帝的成果之上的。

正统清史所记载,顺治皇帝在24岁的时候就驾崩了,但相信这段记载的后人寥寥无几,更多的是相信顺治皇帝因情而出家了。公元1657年,顺治皇帝开始接触和尚,并成为佛教信徒,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顺治皇帝自亲政一开始,也曾雄心勃勃,力图振兴国祚,政治一新,但却力不从心,致使矛盾重重,他已疲惫不堪了。

清朝最具乐观心态的皇帝:清朝第一个进关的皇帝(5)

但是作为一位帝王,顺治皇帝还是有担当的,更重要的是皇宫中有他最爱的女人——董鄂妃,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董鄂妃自入宫后,深受顺治帝宠爱。但董鄂妃红颜薄命,仅仅陪伴了顺治皇帝四五年便因病去世,死后被顺治皇帝追封为皇后。

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最大的支柱也去了,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顺治皇帝共有过三次出家,前两次都被劝阻了;但是第三次的时候,大臣们实在阻拦不住了,而且顺治皇帝还安排好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辅政大臣辅佐他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清朝最具乐观心态的皇帝:清朝第一个进关的皇帝(6)

​时间就静止在顺治皇帝24岁那一年的那一天,虽然根据记载是病死了,但是顺治皇帝的死因和满清皇室的各种表现都疑点重重,更多的是相信顺治皇帝是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了。

,